这守护了十日,数不清的问询可算是把他问烦了,结束了也好。
凤澜站了起来,横扫一周,对着所有修士喝道:
“你们不用再等了,夏兄连炼丹十日,已然神憔身悴,不再接受新的请托,请回吧!”
什么,怎么能结束了!
有耐心,那是因为期待好结果的出现,这一下子没了指望。
不忿,不甘,都有,可谁来领头呢?
没有同阶修士,又见识过凤澜的强悍,他们可不敢轻易动手啊……
没有理会气氛的微妙还有尴尬,敢怒不敢言的晚辈,凤澜一点不在乎,说完话,甩袖朝着小巷深处去了。
面面相觑着,遗恨犹在,却只能带着不甘。
今日的会易坊,注定要多出许多叹息了。
第四十三章 天门道下第一人
内城,不同于外城的热闹,一切都显得格外的沉静端庄,天空中,时不时掠过的修士,虽然修为有所参差,神色却是一样的恬静,互相拜见的时刻,连动作都是那么优雅,缓慢而又肃穆,好一副修真圣地该有的模样。
归驯的鸟鹤灵兽在层云中起伏,所谓的内城,不只是地面上的宏伟城邑,天空上的,属于一个个强大存在的用阵法维系的殿宇,也是所谓内城的一部分。
走出乘云邑,梓桐的身形几个闪烁,穿越内外城之间的界限,没有去到任何一座天上宫阙,而是隐没入一座普普通通的一进小邸。
没有人烟,院里,农家需要的一切一应俱全,篱笆里圈着几只下蛋的母鸡,角落里沉着阴干的柴禾,斑驳的石磨,生锈的铁叉,房檐下悬着的灯笼,分明是那么和谐,置身在这宏伟的乘云邑内城,却偏偏有那么一丝突兀。
毕竟,就在这小邸边上,坐着一间足有十几亩方圆的大宅。
“不准出去。”
从虚无中显现,梓桐轻轻吩咐一声,随手就把小姑娘丢了下来。
她的动作并不柔和,让红英子很是结实地吃了一个跟头,吃痛之下,她猛地大叫出声道:
“大师姐,你故意的!明明这里……”
后面的话没得说了,大张的嘴巴里,只见得着白得发亮的两排牙齿,一句话都说不出了。
“安静。”
淡淡地留下一句话,梓桐默默来到了那堆柴禾边上,轻蹲下身子,将缠在身上的那根黄木解旁边去了。
随后,她轻轻敲响了屋门,退后两步,微微地,低下了头。
“黄师,红英子,回来了。”
“辛苦你了,梓桐。”
木门,随着咯吱一声打开,一个老妪踱着迟缓的步子,晃晃悠悠,转出了阴暗无光的房门。
她穿着不合时宜的破旧的厚袄子,打着补丁的布面里,隐隐然能看见露出的棉花絮儿,红的,蓝的,灰的,满满地贴在全衣裤上下,就和一名寒冬里独居山村的寻常老妪没什么区别。
她提着一个陶罐,另一只手拿着
椿?日?
一个微微破碎了一角的黑陶碗,迈过门槛的时候,叮咚的水流碰撞声很是清悦,还撒了一点落到地上。打湿了一片泛黄的尘土。
“累了吧,要喝水不?”
老妪那几乎看不见的细小眼缝里,几乎分不清楚清浊的瞳孔模模糊糊印着梓桐纤细的身影,藏不住的满是喜悦。
“不累,不喝。”
梓桐摇了摇头,一样的神情自如,绕过出门的老妪,钻进门中,不一会儿,昏暗的房间便照进了一道明亮的阳光。
没有管进去房间的女子,老妪的步伐一步步,朝着院子另一头的小姑娘去了。
“红英啊,要喝水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