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好好读书,你们的姐妹也是。”秦湛瑛微低了头,直视腊善的眼睛,语调带着漫不经心的笑意,“还是个小孩子嘛。”
后来腊善才知道,秦湛瑛一点也不暴虐,打个比方,他从不会因为一时情绪不好就打死宫人,也不会虐待身边的奴才,不会轻易对臣子发脾气,死他手上的,肯定都是犯了禹律的,说白了,只要不犯法,就压根不用怕死太子手上!
有关梅沙等人抓回来的这批宗室,犯过罪的都被拖去修路队,像是废物利用一样,让这些人在死前为老百姓多修几条路,而年纪小的那些都没有受苦,而是被送去了扫盲班好好读书,就连女孩也不例外。
秦湛瑛并不怕留下几个孟人宗室会动摇自己的统治地位,这是他的自信,让几个孩子去读书明事理,在他们有才华时也允许他们去做官,为百姓们做些事,是他的慈悲。
高贵的太子,未来的九州君王,轻轻放过了这些宗室孩子们的“原罪”,允许他们在自己的国度中拥有自己的人生。
腊善想,这下自己的傻妹妹真的不用担心自己以后要去靠讨好一个男人过日子了,太子不需要他们的讨好,就如同他不需要孩子和女人的眼泪一样。
当晚回去,秦湛瑛写了一封信,想要告诉秋瑜,孟人的歌舞的确不错,希望等秋瑜得胜归来后,他们一起欣赏。
谁知他的信还没寄出去,秋瑜的信就先来了。
【瑛瑛,皇帝大伯走了……】
随着肾病的并发症,承安帝夜晚时常疼痛不已,最终,他在某个攻城战开启前,在众将士的注视下披上了开龙帝曾经穿过的小兵的衣服,提着武器,靠着洛皇后的搀扶上了马。
比起一直这么疼下去,他宁肯死在冲锋的路上。
这或许是第一位如此选择死亡的皇帝,承安帝知道自己的任性,但谁叫他就是有任性的资本呢?
出征前,承安帝回头,被疾病折磨得与英俊再没有关系的脸上带着笑。
“阿慧,我这辈子对你不住,下辈子,你要是乐意,我再补偿你。”
说完,承安帝头也不回地骑马离去,留下洛皇后泪流满面。
……
看完秋瑜的信,秦湛瑛听到太监郑尧的呼声。
“殿下,您流泪了!”
秦湛瑛一怔,摸了摸眼角,才感到一阵酸涩。
“我没有父亲,大伯就像我的父亲,他教了我很多,有关对家国的责任,对权力的洒脱。”
秦湛瑛叹了口气:“小郑,陛下崩了,准备一下丧服,小祝,去召集诸臣工。”
承安十七年末,承安帝离世,未满十八岁的秦湛瑛成为了禹国的第四位皇帝,他没有急着改年号和办登基大典,而是立刻前往前线。
第151章 改元
在各方眼里,秋瑜本就是承安帝离世后接手军权的默认人选,承安帝离世前又再次强调一遍“之后众将士就听令于秋瑜”,所以他接手军权时算得上平平稳稳。
也是因为早就对承安帝的死有了心理准备,他冲锋时的甲胄是将军们一人一件披的,马鞍缰绳同样如此,还有洛皇后扶上马,所以等看到他被射了数支箭的遗体被送回来,洛皇后也没有情绪崩溃。
她只是站在亡夫的尸身前,为他合上了眼,含泪说了一句:“怎么死得和你姐姐一样,身上都插了这么多箭,和刺猬似的,也好,也好,你可算能去见他们了,我知道,你想他们,这些年一直都想……”
说着,洛皇后捂着嘴哽咽起来。
秋瑜心里也难过,就像秦湛瑛说过的那样,承安帝性子好,对秋瑜也不薄,算得上一位不错的长辈,此时长辈离世,秋瑜心里酸痛,但还是支撑着接过军权,收拾他们才攻下的城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