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年的战乱几乎掏空了各家各户,人口,经济,社会秩序都遭到了严重的打击。

难道二郎真是天命圣主不成?

即使是李世民自己也吓了一跳,不过还大唐一个海清河晏的盛世本来就是他心中所愿。

看来另一个自己做的不错嘛!

【而且这还是在贞观初期连年天灾的情况下完成的,其中艰辛可想而知。】

【贞观元年,关中霜灾,导致大面积饥荒;二年,天下蝗灾,饿殍遍野;三年,大水。】

叶楚感叹一声:【然而二凤“勤而抚之,民虽东西就食,未尝嗟怨”。】

【因为李世民这个皇帝勤勉治理和安抚,百姓也没有一丝抱怨。】

嬴政和刘彻都有些沉默了,此刻真正重视起了这个千古一帝唐太宗。

他们还是知晓的,生活在自己治下的百姓,恐怕是做不到毫无抱怨的。

说的直白点,甚至称得上一句怨声载道了。

刚刚登基的李隆基心中也是豪情万丈,太宗陛下乃是朕的偶像和学习榜样!

“朕也要如同太宗一般,为我大唐盛世添砖加瓦!”

身旁的高力士眉眼含笑,肯定的说:"陛下一定会完成心中所愿!"

而在另一时空的贞观初期,听到此处的李世民不由红了眼眶。

竟然连年天灾,天下百姓何其苦啊!

世民又何德何能得到百姓的如此爱护呢?

魏征也是心中震动,看见自家陛下又要哭了,连忙开口:“陛下,如今所幸有天幕示警,我等当早做准备才是。”

长孙无忌也是附和:“是极,天灾难避,但总归可以及早预防,减少百姓损失。”

【然而,二凤继位之初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还记得突厥和义成公主吗?】

【其实早在武德七年之时,突厥就入侵过大唐边境,当时李世民与突厥会谈后双方约定结盟后,突厥就退兵了。】

【但在武德九年,李世民刚刚登基不过二十多天,突厥人撕毁盟约又卷土重来了。】

【东突厥颉利可汗率大军入侵泾州,几日之内连破数城,竟然直达渭水河边,长安危矣。】

武德年间,秦王李世民眼神冰冷,攥紧了手中佩剑,突厥人真是野心不死!

想也知道,自己刚从政变中回过神来,长安兵力空虚,若是冒险开战恐怕不妥。

【面对来势汹汹的突厥人,二凤也并没有自乱阵脚。】

【若是让突厥人知道长安此时兵力空虚,此战就在所难免了。】

【不顾众人的劝阻,李世民以天子之躯亲自来到渭水与颉利隔岸对话。】

宋朝,宋真宗赵恒摇摇头。

一国天子何等金尊玉贵,古人云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岂能以身犯险?

想起前些时日寇准非要自己北上亲征就觉得头疼。

【二凤疾言令色,斥责颉利可汗违背盟约。】

【加上二凤特地整练了军队,颉利见到唐军军容威严,气势鼎盛,不由有些胆怯。】

【主要是唐军一副要决一死战的架势,再加上李世民承诺送给突厥的金银珠宝。】

【颉利思量再三,还是决定先退兵求和。】

贞观初期,即使已经过去了数月,李世民还是觉得耻辱难忍。

自古以来,城下之盟说得好听,不过都是不得不为之的屈膝求和罢了!

我李世民,我大唐岂能咽下这口气?!

别说他,下面的武将文臣哪个不是一脸羞愤。

这种靠送钱讨饶要来的和平与羞辱何异?

宋真宗赵恒:真嘟假嘟?朕觉得还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