兜兜转转,走了个一无所有的结局!
她有些无措的坐在榻上,一时间不知道自己这样提拔窦家到底是对是错了。
【窦家之事,窦太后也有诸多过错,她死后,朝臣要求降低窦太后的尊号,不允许她与刘炟合葬。】
【但刘肇最终还是以 “恩不忍离,义不忍亏” 为由拒绝了百官,坚持让二人合葬于敬陵。】
【无论是真心还是作秀,窦太后并没有因为窦家的事情遭受严厉的清算和牵连。】
【但其他亲近窦家的臣子就没有这么幸运了,该贬的贬,该杀的杀。】
【同时,也对政变的功臣进行论功行赏,刘肇借此机会在朝中建立起了自己的势力。】
汉初,刘邦眉开眼笑,心里美滋滋的。
怎么看刘肇都是个明君圣主的样子,我大汉果真是国运兴隆!
再加上邓绥这个贤后,简直是如虎添翼啊!
吕雉瞟了他一眼,默默地喝了一口茶,且听着吧。
【永元之隆可不是浪得虚名,刘肇在当皇帝这方面还是不错的。】
【在朝堂大力整顿吏治不说,对于百姓的生活和生产力的发展也非常重视。】
【在他执政期间,东汉的农业生产力有了不错的进步,百姓的小日子也算有声有色。】
【而且虎视眈眈的匈奴势力也受到了严厉的打击,边疆地区的军事压力大为减轻,获得了相对的安宁。】
【总之,刘肇在位期间,东汉王朝发展到了鼎盛时期。】
秦朝,嬴政心情复杂,别人家的孩子,野蛮生长还做出了一番功绩。
怎么我家的娃,精心教养之下还出了胡亥这个歪瓜裂枣?
他沉吟了一会儿,难不成是给他们的环境太舒适了?
嬴政回顾了一下自己的成长过程,不由得点点头,玉不琢,不成器。
没有困难,就给他们制造点困难好了。
正在温书的扶苏不知怎么的,感觉后背凉飕飕的。
他摇了摇头,兴许是昨夜有点着凉了。
看完今天的天幕,还得写一份观后感交给父皇批阅呢,自己可得专心点。
【但繁荣发展的背后,是刘肇呕心沥血的付出。】
【他本来就不是个身体很好的人,为了大汉殚精竭虑,夙兴夜寐,对他而言是一种透支。】
【少时处于窦家的压迫下,精神压力极大;掌权后也没有什么喘息的时间,身体压力极大。】
【也因此刘肇的身体很快就变得很差,疾病缠身之下却不能放手。】
【最后,年仅27岁的刘肇因为药石无医,早早地就撒手人寰了。】
刘秀知道邓绥临朝摄政之后,就有所猜测,但还是大吃一惊。
27岁???
这寿数未免也太短了!
纵然再是天纵英才,你也得有足够发挥的时间啊!
更何况,如此年轻就去世了,就怕皇子年幼得不是一点点。
叶楚接着说:【所以说,身体的健康才是一切的前提,没了健康什么都是虚的。】
【刘肇这么年轻就走了,偏偏继承人还不多,拢共就两个。】
【一个是10多岁的长子刘胜,另一个则是100多天的婴儿刘隆。】
【更加不巧的是,刘胜自幼患有痼疾,身体状况不佳,能活多久也不好说。】
刘彻感觉到了深深的窒息,看似有两个选择,实际上没有选择。
这他丫的选谁啊?!
刘胜可能活不久,但谁又能保证那个婴儿就能平安长大呢?
更糟糕的是,这对于皇后来说是一个培养外戚势力的绝佳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