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话一出,各时空议论纷纷,有疑惑,有不屑,有欣赏,有好奇。

许多以诗词为清高爱好的文人大声嚷嚷。

“哪里来的无知小女,竟也能被称为词坛代表人物?”

“这宋朝莫不是没人了吧?!”

东晋,谢道韫却是十分好奇。

千古第一才女的名头可不小,不说她谢道韫,往前数还有卓文君和班昭。

这位李清照到底有何惊世之才,叫她忍不住期待了。

唐朝,太平公主有些不服气。

我们家婉儿也有宰辅之才,如何当不得这第一才女了?!

但凡是才女大多有些傲气,心中也不由得有些跃跃欲试的比较。

让我们来听听这所谓的千古第一才女,是否是名副其实呢?

此时的宋朝,还是豆蔻少女的李清照正和自家父亲在庭院中边听天幕,边饮酒。

一时间猝不及防的听见了自己的名字,李清照还有些茫然。

啊,楚楚姑娘说的这个人,是我吗?

一旁的老父亲喜不自胜,哎呀我的天爷啊!

祖宗保佑!

虽然知道清照自小便颇有灵气,但也没想到能这么优秀啊!

【爱喝酒,爱打麻将,作为嘴下不留情的超级拽姐。】

【李清照的一生可以说是精彩极了!】

第113章 李清照:?我这一生如履薄冰(二合一章节)

【李清照出身书香世家,自小生活优裕,父亲是当朝太学博士李格非。】

【母亲则是状元郎王拱辰的孙女,文学修养高,且颇善文词。】

宋朝,苏轼:?

合着是熟人啊?

竟然是格非的女儿!

【双亲才学极佳,家中藏书丰富,为李清照提供了良好的受教环境。】

【加之李清照自小聪慧颖悟,才华过人,少女时期就已经有了不俗的诗名。】

【因此在李清照前期的文章中,多为悠闲惬意的闺中生活。】

唐朝,薛涛闲闲倚靠在楼阁的栏杆上,心中若有所思。

这李清照倒是和自己挺像的。

父亲自小便疼爱自己,亲自教授读书写诗,少时也是过的极为自在。

可惜后来,就一步步走到了今天。

【15岁时就写出了一篇流传千古的名篇《如梦令》,当时轰动了整个京城。】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寥寥几笔就展现出了一幅生动的生活场景。】

【笔触细腻,清秀淡雅,在平淡中透露着美感。】

唐朝,上官婉儿默念着诗句,喜欢极了。

虽说这韵律格调与如今的唐诗大相径庭,但却意外的清新自然。

婉约派,原来是这个意思。

宋朝,苏轼十分欣赏,没想到自己这个学生的女儿在写词上竟有如此天赋。

不拘泥于前人,反而写出了自己的风格。

已经与李清照正在议亲的赵明诚微红了脸,心思浮动。

那日随父亲前往李大人府上拜访,在园里偶遇了有些微醺的李家小姐和仆婢玩闹。

惊鸿一瞥间,是个极为清丽的女子,却又有着洒脱的性格。

正是他心中所期盼的佳人。

【这一份才华是极其珍贵的。】

【而85岁后李清照与丈夫赵明诚成婚,更是过上了琴瑟和鸣的日子。】

【赵明诚极爱金石书画,夫妻俩常常共同品鉴展玩。】

【因而这一时期,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