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已至此,她唯有一死,才能给儿子和孙子孙女们挣出一条生路。

岳大夫人想明白其中关键,艰难地向柱子旁的石墩爬去。

她还可以一死百了……

岳大夫人艰难地爬到柱子旁,头想狠狠地撞上石墩时,一个婆子突然从阴暗处冲出来将她踹到一边,又拎起她的领子将她拖回原位。“想寻死没那么容易!”

岳大夫人疼得连叫声都发不出来,背上的伤口都在疼分不清哪里,疼得钻心彻骨的疼。

“呸!”婆子走了出去。

岳大夫人疼得满身大汗,她一定要死!这些人谁也休想踩着她的尸体活下去!

……

林老夫人拿了新做成的衣服出门。

每一件衣服都是她亲手做的,有大儿子的,儿媳妇的,还有小孙子的。

她没什么拿得出手的东西,就是喜欢给孩子们亲手做东西。

半炷香后,林老夫人戴着斗笠敲响了岳家小院的门。

“谁啊?”淑怡出来开门,见到她,拘谨了一瞬,急忙将人往里面引:“娘怎么这时候过来了?热不热?快进去。”

有些事知道和不知道,还是有区别的。虽然她以前也没有觉得婆婆有什么不好,可如今因为婆婆另外的儿子、女儿,让她在对待婆母上有了不一样的谨慎。

好像她若是怠慢了,婆婆不放在心上,别人也会计较:“娘,这里坐。”

林老夫人瞬间感觉出了不一样,她小儿媳也是这样待她的,几个女婿也如出一辙差不多。

009林老夫人的父母

林老夫人便知道有些事,从年告诉她了。说了便说了:“娘给你们做了一身衣服,看看合不合适?”

“让娘费心了。”

“哪里,一点小事。我上次跟你说的,想让孩子进第三学堂,考虑的怎么样,方便吗?”

淑怡点头,方便,怎么会不方便,可以说感激不尽,第三学堂是在国子监旧址上新建的。

上次婆母说的时候,她……确实没放在心上,觉得婆婆说大话……

是她不对,可当时她也是……

如今婆母再提,她肯定是要让孩子去的:“让婆母费心了,我上次”

“没事。”有个老婆子跟她这么说话,她也不听。

淑怡有些担心:“会不会让娘难做?”朝廷新政挺严格的。

“不会,我就开一次口,那边也应了。”

“谢谢娘。”

林老夫人又拿出一个大荷包,在那里上学的话:“我这里有一些银两,你拿……”

淑怡急忙开口:“不用不用,前些日子岳家送来了很多金银珠宝、绫罗绸缎。够我们用上几辈子了。”

岳家?林老夫人便把银票收了起来。

淑怡看着婆母笑。

林老夫人也笑,那淑怡也知道她和岳家的事了?一把年纪了,有些事情被小辈知道,她也尴尬:“你先忙着,回头我让人来接孩子和你,送你们去第三学堂,我先走了。”

“娘再坐会儿,从年快回来了。”

“不了。”

“娘,我蒸了枣糕,你拿些去。我送您出巷子。”

“不用。”

……

林老夫人出了巷子,便看到了自家丈夫。

林老爷从树墩上起身,陪着她往回走。

林老夫人笑:“车夫呢?”

“我让他们走了,走到哪里都跟着,麻烦。”

林老夫人笑得更温柔了,虽然戴着斗笠,但一举一动都能让人感觉出她很高兴:“你怎么过来了?”

“迷路了。”

“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