验的人很多,大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反倒事事都再三斟酌,做的有模有样。

林青黛是比照沪城那边的衣服式样画的图纸,再加上点自己的理解,衣服的样式比北方新潮不少,也难怪纺织厂能一眼看上。

当然,归根结底,也是成衣厂走的薄利多销路线。

时间紧,任务重,林青黛培训了三整天,终于有五个手艺还算不错的人出师了。

谢渐鸿给她买的缝纫机,她没留在自己手里,直接拿到成衣厂了,厂里还租借了另外两个女工手里的缝纫机,每个月租金5块钱。

踩缝纫机的女工不缺,缺的是绣图案的女工,这也是成衣厂最特别的竞争力,五个出师的女工,给林青黛大大减轻的压力,照这么下去,她也许不用自己动手了。

以奋斗为底色的年代,大家缺的不是上进心,而是上进的机会,废寝忘食学刺绣的女工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汪翠兰看到大家这么努力,感叹了一句,“青黛,我们得谢谢你啊,你看看她们,这精气神,哪里像迎风臭十里的碎嘴子妇人。”

林青黛倒是没看出来精气神,“兰姐,我看嫂子们黑眼圈深着呢,没事吗?”

汪翠兰连连摆手,“肯定没事啊!要我说,还是岳莹厉害,竟然能想出按劳分配的法子,做的多,做的好,拿到的工资就多,谁要是不合格,还要倒扣钱,有了这个规定后,大家对布料,都像对待祖宗似的,宝贝的不行。”

林青黛微笑,深藏功与名,这件事是她引导岳莹的。

在她看来,现在的厂子发工资有弊病,每个工人按照级别发放,不考虑其他,这才养了很多尸位素餐的闲人,有很多进成衣厂的,不乏怀着这样想法的人。

林青黛不是做慈善的人,自然不会养吸血虫。厂子小有小的好处,什么都在摸索阶段,更换发工资的方式也不难。

简香茹是被调剂进裁缝女工行列的,她针线活不太行,家里也没人教,都是自己琢磨,按照她男人的话,缝成什么样无所谓,不露屁股,能穿就行,她对自己的针线活也没多大的要求。

CR

进入裁缝区后,她心凉了半截,她真不行啊,难道她真无缘成衣厂了?

林青黛在教学时,她也在努力学习,可惜不行就是不行,她手指头有自己的想法,拿起针就开始群魔乱舞。

听到林青黛已经谈好了合作,她心更难受了,觉得自己拖了厂子的后腿,一度想离开算了,她继续回家做家庭主妇,把这段经历当成特殊的记忆吧。

这话没对林青黛说,而是对着身边一同做裁缝的劳曼文说的。

劳曼文手脚很麻利,学什么都快,闻言拧眉,“那咋行,成衣厂你算是元老级别的,这个厂房还是你跑下来的,咋能说走就走,你去找厂长和林设计师说说,我觉得她们肯定有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