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2 / 2)

字,他便惊喜万分,若有不认识的,也要记下来,说等回去我去问夫子。

还能有这种好事,兰大娘感动得简直要潸然泪下,他家不缺钱,因此至少买书的钱是不缺的,兰大娘毫不犹豫道:“你这里都有什么类型的书,每本都给我包一个。”

想了想又赶紧补充一句:“要适合我小孙子的。”

小张师傅笑笑道:“我们店里只做蒙书,过些日子,您还能来买后面的。”

那可就太好了,兰大娘提着一摞的书,心里美得不行,又看到小孙子还眼巴巴的看着自己,这才一拍脑袋问道:“现在我们可以出去玩那个石板子了吧?”

“自然可以,自然可以,”小张师傅笑呵呵的。

这一摞蒙书,还是求助于谢子介的。

市面上的蒙书,鹿琼总共凑出来了六本,都是小孩子刚刚开蒙时候选的,但谢子介又帮她添了八本,总共凑了十四种。

这些就是曾经谢家的珍藏了。

谢子介还帮鹿琼对这些书里面错漏部分都进行了简单修改,对于大娘的画也进行了一些建议,也不是在画工上,而是在内容的准确度和精细度上。

就算来个老学究,看到这套书也挑不出来太多毛病的。

那就只剩下最后一件事了,这个铺子要怎么才能让人知道呢?

程书然拍着胸脯表示自己当仁不让,他可以去请同窗们来看。

他知道,只有鹿琼的铺子生意好,他才能看到这些蒙书的后续。

但就算来了,人家自己手里有蒙书,也不一定会走进来。

于是还是小张师傅想了个主意,他说瓦舍上有卖那种泥人的,咱们能不能也做个大泥人,做成蒙书里动物的样子来卖。

可是再去捏泥人,一来时间跟不上,二来这种手艺人也是不好找的,此外他们到底是个卖书铺的,以后也就算了,上来先卖泥人,别人家叫起来就是那个泥人铺子,也不是很好。

倒是鹿琼看到后院里本来打算做石印的大板子,有了个新想法,小张师傅的颜料香膏是有很多的油脂,把成分简单的调整后,就做成了能在石板上作画的颜料。

那些卖不出去,也不敢再卖的香膏也终于有了用途。毕竟俞五娘是个壕阔人,做的实在是太多了,而鹿琼做招揽生意的东西的石板也只需要放三天,香膏里面添上其他东西,小张师傅再调整一下,完全可以供给孩子们玩。

几百本书,鹿琼以为要卖很久,可实际上三天不到已经卖完了,到了后来她和于大娘只能出来招呼客人,因为大张师傅和小张师傅已经忙得脚不沾地,一直在做新的。

收入自然也是可观的,不但把做手衣的钱这和院子的钱也挣了回来,甚至鹿琼还能再余下三百贯。

这些够她还有胡伙计他们都过个好年了。

在第一波呼朋引伴过来带着儿子、孙子买书的大娘大爷们离开之后,鹿琼的蒙书铺子恢复了平静,自然是一直有人要来买的,而且她们以后还要做后面的,此外,等全部做好了,还可以把图换一换,保持新鲜感。

也就是大周的雕板行业发达,价格也低,她们才能办到。

鹿琼这个时候也知道了,于大娘的大名叫做于连梦,于大娘告诉鹿琼,她本来是叫做怜梦的,被父亲找回后便改了名字,于大人嫌怜梦两个字不够好听也显得不够大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