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2 / 2)

第一,也是最核心的条件,酒大师平台必须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显著性地倾斜资源扶持真正的国产葡萄酒。

第二,鸿鹄资本将与酒大师共同出资,在深圳成立「中国原生葡萄种质资源研究院」。该研究院拥有独立法人地位和学术自主权,专注于中国本土葡萄品种的保护、研究、育种及产业化应用开发。

看到第三条的时候,施竞宇的视线有明显的放缓。

条款说,要聘请林珠博士担任研究院的首席科学家,负责并主导研究院的核心科研方向设定、重大研究项目的立项与执行、科研团队的组建与学术指导。接有一句带星号的斜体字“尤其是围绕朔方紫及其他核心本土品种”,朔方紫三个字是加粗的。

后面跟着的深度绑定要求让施竞宇心里一沉。

鸿鹄要求林珠必须全职加入研究院。

施竞宇明白了,鸿鹄想做两件事。一是趁着资源战的热度把这位“明星科学家”收入囊中,二是把朔方紫这个盘吃下来。

施竞宇逐字逐句地看完,“高叔,”他抬起头,“这是鸿鹄的最终方案?”

“是目前我能为你争取到的最佳方案。竞宇,这不是简单的交易。鸿鹄看到了林珠博士的价值,朔方紫,更是中国葡萄酒未来的一种可能。同时,扶持国产酒,也是酒大师重塑品牌形象、获取政策支持、真正扎根中国市场的必由之路。这步棋,于公于私,于利于义,都该走。”

施竞宇陷入沉默,他不知道自己有什么资格,再用一纸合约将林珠拖入他这艘刚刚脱险、却依然危机四伏的破船。更何况……

“竞宇,”高邑的语气变得慈祥起来,“振兴国产葡萄酒,也是你妈妈的期望。”

***

从香港回深圳的路上,施竞宇心里很乱。

说母亲到死对国产酒都抱有希望,他不理解。

他认为这只是一种对未完成的理想的执念。

他的母亲,周丹宁,知名的红酒拍卖师,和红酒接触了一辈子,却无论如何也想到不到最后会栽在酒上面。

家族和红酒的故事,从外公外婆那辈就已经开始了。

周家的藏酒,多到可以开一个小型的红酒博物馆,也正是因为母亲对红酒的热爱,感染了父亲。在家里好的时候,父亲为母亲在国外买酒庄,带着母亲到处收集风土。

全球航运红利的那几年,父亲为了抢占市场份额高杠杆融资扩张船队。

08 年,全球金融危机,公司瞬间面临巨额美元债务。

母亲为了帮父亲还债,卖了酒庄,将家里的酒统统拍卖掉。

拍卖锤都快敲断、敲烂。

但还是未能弥补,公司最终申请破产。

破产之后,父亲不甘心,还想东山再起。

那个时候施竞宇正在伦敦政经读书,家里很多事情没有告诉他。

后来他还是通过新闻得知公司破产的消息,他第一时间回了国,就在那趟回国的飞机上,他一瞬间就长大了。

父亲后来的举动就像一个迷信的赌徒。

那个时候国产葡萄酒风声很大,他将家里最后的钱孤注一掷到昌黎葡萄酒。

没想到,出了轰动一时的“昌黎假酒案”。

产区的口碑遭到毁灭性打击,消费者对昌黎葡萄酒的信任降至冰点。

连连的打击让母亲身心崩溃,患病后没过多久就去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