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1 / 2)

而且,国产品牌的建设长期缺乏系统规划和品牌积淀,产区大多存在葡萄树龄较短、优质葡萄产量相对不足的问题。一些(或者说很大一部分)葡萄酒生产企业为了抢购原料,甚至采摘尚未完全成熟的葡萄酿酒,进一步降低了葡萄酒的品质,让国产葡萄酒的口碑越来越差。

再加上行业内高级人才,特别是优秀酿酒师严重短缺。葡萄培育与酿酒生产脱节,缺乏有效的管理系统和严格的质量分级体系,导致市场混乱,葡萄酒品质参差不齐,根本无法与国际品牌抗衡。

半山推出的两个产品他出于好奇,也都试过。虽然喝得出来是打着“国货”旗号卖的“进口货”,但是相比那些工业酒精勾兑的劣质酒,对国产葡萄酒的杀伤算是轻柔的了。

施竞宇的投机确实对国产葡萄酒的行业竞争生态产生了影响,但对“国产葡萄酒”的这个概念却没有坏处。

同样的成本,国外酿出来的酒比国内酿出来的好得多,要买这种低端酒的消费者也不可能尝得出来这酒到底是四川的还是智利的,只知道这国产酒口感不错,又便宜划算,反而会逐渐改变国人对国产葡萄酒的固有印象,提升其市场认可度。

施竞宇的投机是把双刃剑,短期内对国产酒的市场占有率是有好处的,长期来说对于国产葡萄酒品牌的建设确实是毁灭性打击。

但国产酒能活到那个时候吗?魏航对此抱怀疑态度。

如果施竞宇能在前期打开国产酒的市场,而林珠这类对国产酒振兴抱有远大理想的科学家们,能够在后面稳扎稳打,逆转行业竞争的混战,减少国产酒的各方面成本,为国产酒庄争取生存空间,那国产葡萄酒的未来或许还有迎来光明的希望。

从大局来看,施竞宇和林珠可以是敌人,也可以是盟友。

***

一位和林珠经常探讨葡萄种植问题的黄老师来接她,一路上,两人聊了很多。

林珠先是探了探宁农目前在葡萄酒学院建设上的投入,以及对相关学科的支持力度。

黄老师告诉她,学校这几年在葡院当真投了不少钱,还斥资打造了全新的葡萄酒科学实验室,里面配备了国际一流的分析仪器和实验设备。

科研新项目方面,学校也给葡萄酒学院提供了很多倾斜政策。学院的教师可以优先申报学校设立的各类科研专项,而且学校还会积极帮忙争取国家级、省部级的科研项目。

“我们这边有专门的科研管理团队,为教师提供从项目申报到实施再到结题的全过程服务!”黄老师说。

我的天,还能有这样的服务?在北农根本想都不敢想。

黄老师说完,忍不住侧头看看林珠的反应。见她惊讶的神色,心里非常满意,继续加把火说:“而且,学校为新引进的教师提供了很多福利。科研上的支持也不重复了,来了就有一次性住房补贴,孩子上学一路附小附中,完全不用你操心。配偶工作我们也给解决!主打一个只要你安心做科研,所有的事情学校都帮你搞定!”

林珠有些心动。黄老师再加大马力,试图让林珠觉得宁农已经在紧密追赶北农的路上。还把实验室里新到的那一批高端仪器的品牌,甚至型号都一一列出来。

林珠本来还在心里建设去了宁农之后,恐怕还是会遇到许多科研和生活上的不便,但当黄老师说到仪器的时候灵光一闪:“黄老师,看来你们真的是下了血本,你们这台最新的仪器我们北农都还没引进呢。”

“我跟你说,一推出学校就预定啦!刚到实验室里,还是新鲜的,热乎的呢!咱们学校现在真是打定决心要发展咱们专业……”

“那我就很好奇了,有没有可能访问你们的实验室?”

“没问题呀!”

“仪器可以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