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2 / 3)

。他在旁边阴阳怪气地说这东西“有点意思”,像是想要另立山头的样子。

“龚会长,您的这位学生不得了啊!您看,她这文件里写的,打着‘数据’、‘透明’、‘创新’的旗号,可不就是指桑骂槐说咱们协会过去不够‘透明’,利益分配不均匀,行事老套嘛!

“更别提她拉拢的那些有特色但边缘的小酒庄,这不是分明在分化我们的会员基础的嘛!我们协会可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哦,从来没有说过不接受那些小酒庄的。她这样挑出来说,搞得像我们有意排斥一样,这怎么行!

“而且,”秘书长压低声音,“您这位学生作为学术新星,现在声望大得很咧!现在又在鸿鹄的支持下搞产学研,俨然要形成一个新的学术中心,看来,她是要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咯!”

这才几年时间,学界格局就已经萌生变化。

龚雪峰想,是他过去小瞧了林珠这丫头的野心。以为她是头蠢驴,没想要是头潜伏的狮子。但现在再想把她拉拢回自己的阵营已不太可能。如果不能为他所用,那就只能分庭抗礼了。

说到底,只是个黄毛丫头而已。

他对着端起的茶杯轻啜一口,茶水的热气模糊他的镜片,把一双老奸巨猾的眼睛遮得半明半暗,“好茶,好茶。”

放下茶杯,语重心长:“我这个学生啊,科研能力是很强的,就是为人吧,确实不尽如人意。年轻人嘛,心高气傲可以理解,但分不清轻重就容易走歪路。所以,就需要我们这些长辈们帮她‘正正方向’。

“您说得在点,就说这所谓的‘研究联盟’,打着‘数据透明’的旗号,实际上啊,是资本在背后推波助澜,想搞小圈子、分蛋糕,破坏行业现有秩序的手段。这业内人一看就知道是在搞‘无序分化’‘挑战权威’和‘伪创新’的嘛,不是正经做事的路数。

“我觉得啊,协会还是得联合一些行业报,还有喜欢动笔的几个专家,给这些孩子警醒警醒,别让他们误入歧途。不过啊,毕竟是我的学生,多少也要给她留点面子,也不好说得太难听,小小警示一下就行。这些东西发出来,我不会说什么,您放心!”

“龚会长所言极是,确实需要引导这些年轻人回归正途。”

龚雪峰点了点桌上的文件,凑近了支招:“行政上,就拟两封公函。一封给北农,问问他们对学院老师牵头搞这种争议性民间组织的态度,关切一下是否符合高校学术规范;另一封给鸿鹄资本,提醒他们作为投资机构,过度介入产业组织筹建,是否越界?会不会给自身声誉带来不必要的风险?话也不用太硬,但‘妥当性’‘相关规定’‘负面影响’这几个词还是要写进去,让他们自己掂量。”

说到这儿,他端起茶杯又呷了一口,茶凉了。

“还有,那些酒庄,尤其是去年刚评上‘重点培育单位’的几家,还有一直盯着农业补贴的那几个规模户,你让人去走一趟,提醒提醒就是。”

??067

几天后,林珠踏上了前往昌黎的行程。此行目的明确,是为了再争取争取几家实力雄厚、对创新持开放态度的昌黎酒庄加入联盟。 飞机落地,北方的初秋已有凉意。 林珠效率极高,马不停蹄地拜访了几家目标酒庄。结束了手头的事情,还剩大半天时间。她犹豫再三,还是把车开到了宁之月。 宁之月酒庄位于一片向阳的坡地,规模中等,打理得井井有条。施怀信亲自在门口迎接,比起上次见林珠的时候,好像更清瘦了些。 “林教授,好久不见!快请进!”施怀信笑着引林珠到酿造车间和酒窖,介绍今年的葡萄采收情况与新酒试酿进展。 “今年雨水少,糖度比往年高两个点,果香特别足。” 他掀开不锈钢发酵罐的取样口,饱满浆果香漫出来。 林珠举起试饮杯观察酒裙,深宝石红边缘略带紫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