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关于西区的地下排水问题,李问把这个当成了重中之重,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西区这个地方以前脏乱差,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住的人多、排水的问题没有处理好,不要说西区这里的排水没处理好,就是整个京城的排水都不见得好到哪里去。上次经他提出改善京城的地下排水问题,在皇上那里得到批准,工部如今已经接手在处理,只是京城这里不小,把整个京城的地下排水挖通,没个一年半载怕是都搞不完。
沈子敬在西区这里当监工,每天大半的时间都是在这里,工地上的材料进出和工钱的发放等等这些事情都是他一手负责。账目都是从他的手再回到商部,交到苏元的手上去,由苏元审核,再交到李问的手中去。
按理说不应该让两个相熟的人管账目的对接,只不过李问是信任这两个从小一起长大的同窗好友。若是连沈子敬和苏元都不能相信的话,那他的手底下就真的没有可以用的人了。
自从西区这边在建市场之后,李问每日都会抽点时间往西区这里跑一趟过来才能放心,“今日这边怎么样?”
他把一个水袋递过去给沈子敬,沈子敬接过,拧开盖子喝了好几口水。
“今日来了一批人,增加了二十几个人手,熟人带的生手在做事。这些不是什么技术活,有把力气就能干的,咱们这里的人手这么多,要按这个速度,在中秋前后应该都能盖起来了……”沈子敬每日都在太阳底下跑,整个人都晒黑了不少,笑起来一口白牙,更显得黑白分明了。
虽然在这里每日都很忙碌,有做不完的事情,但是这和读书并不一样,这里能学到的许多东西,是书本里所学不到的,而这些正是他如今所缺少的东西。这也是为什么他的文章写的华丽归华丽,却总少了一点务实的原因。
沈子敬拿自己写的文章和李问的作过对比,他一直都觉得李问的文章写得好,有骨有肉,每个论点都能落到实处。从前他还不大明白自己所作的文章的问题所在,而今他倒是开始有些不一样的感悟了。
在弄明白了原因之后,他倒是找到了去改变和努力的方向。
“这倒不错,让大家回去问问,要还有兄弟朋友能来做事的,就尽管带过来。”李问知道主要是他们这里不会随便克扣工钱,每日的工钱都准时分发下去这一点,就足够吸引京城附近这些富余的劳动力过来做工了,“不过那些想着只拿钱不干活,还是做事偷懒的,都赶出去,一个都不留。”
沈子敬点头,这个是肯定的,他们的钱不是白给的!
他们一行人站在正在建造的市场外面,李问与这里负责的师傅谈到了预防火灾的一些问题,这个时代的人还没有这种超前的安全意识,大多数的人在没有遇到危险之前,都不会把危险当一回事。
这一点包括后世的许多建承建商们都会疏忽,或者是说不在意,以为部会出事,没出事倒还好,而一旦出事了就是一场大灾难。
李问虽然没有亲身亲历过火灾,但是他知道这种地方一旦发生火灾,是一件非常严重的问题。整个京城的房屋其实都存在一个非常大的隐患,一条街的房屋都是连成一片的,像秋冬的季节,天干物燥,一点火星就能烧起来,而这里一旦发生火灾,烧的可不会仅仅是一间房子那么简单,连起来烧的是一整条街道了。
像西区这里的情况就更为糟糕,往里面走进去的一些房屋乱搭乱建,到时候还要派人去把那些乱搭乱建的房屋全部都拆除了才行。只要这个大市场建起来,到时候西区这里可以一点一点的改造,再往整个京城扩大出去。
所以在这个地方留出几道生门,就是快速能出去的通道是非常重要的,还有相关的一些防火的措施等等,李问都提了出来。工部派来负责的是一个老师傅,听到李六元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