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掌柜是喜上眉梢,恨不得店里的生意每日都能这么好。
在京城的商人们第一时间知道了这个消息,都聚到了一块去讨论朝廷的动向问题,京城各家酒楼茶馆上面的包厢几乎都是客满。一家酒楼楼上的厢房里面,七八个商人正围着桌子坐在一起,人手一份京都日报,正在激烈的讨论着报纸上的消息。
“你们看看,这上面说了,京城这里要取消进城的厘金。”
“那是不是说咱们日后到京城来,入城都不需要再缴纳厘金了?”要真是如此,那他们可省了一大笔的钱啊,他们的货物每过一道关卡就得掏一次银子,几车货物运到京城这里来,交的厘金都比他们的货物还要贵了,万一要是遇上货物的卖价低的时候,他们一批货运过来都还得亏本。
“话是这么说……不过这上面还说了,不收取厘金税,还额外的收取什么商业税,这个比额可是比咱们从前要缴的还要高啊。”
“你确定多了?”有人就不赞同了,说道,“以前虽说是那么多,但是咱们给的银两是远远的比原本说的还要多,说给多少,还不是那些人说了算?……若是只是按照这上面写的,只是给这么多的话,咱们这给的,肯定是比从前给的少了。”
这里面的某些人,他们都心知肚明是什么人了。
这明码标价,怎么都比坐地起价要划算吧?“还有你们看看,这上面的消息是商业部发出的,这上面还有商业部盖的印章和李大人的签字,说明这个消息是有效的。”
李大人可是皇上身边的红人,那这个消息放出来,是不是就是皇上的意思了?这些商人们都在猜测这个可能性,若是皇上的意思的话,这绝对就是不一样的了。
“这做生意,哪有不用打点的。”要花点钱能办好事,还是有人愿意掏这个银两的。
“打点是一回事,咱们说的是要给的多少,这和打点是两码事了。”这说打点的钱,是他们愿意给的吗?还不是被逼着给的了!还有一些官员是贪得无厌,要的越来越多,已经是快超过他们所能给的底线了。
有人是赞同这个话,他们愿意给,和逼着给,是两码事了。
“……”
大家在这件事上有不同的意见,一些商人认为新出的商业税要比从前的好,但是一些商人则是觉得羊毛还是出在羊身上,担心这里面有炸,不大相信会有这么好的事,其实还是半信半疑的多。
无怪乎商人们会有这么大的反应,历朝历代来的朝廷都不重视商业,歧视商人,他们商人没有任何的地位可言,官府更是打着各种名目对商人征收苛捐杂税,他们是举步维艰。要是朝廷能有一个人站出来为他们说话,给他们作主,那这是不是又是不一样的了?
新出的税法里面,还针对京城城中贩卖东西的小贩们制定的新税收,取消向小贩们收取的各种杂费,比如入城的厘金和落地厘金等等这是不再需要缴纳,只向小贩们收取固定的摊贩业税。
同时,所有的牲畜车马进入皇城都要缴纳清理费,后面注明了,这笔费用是用来维护京城中的清洁以及支付清洁工人的工钱费用,等等。
新规定的商业税里面,对每一笔收取的税收都有明确的规定和解释说明,意在让所有的人都明白这是怎么一回事。不止是报纸上刊登了,城门口也贴出了新的告示,不过下面还有一行特别备注的字:此规定暂时只在京城执行。
所以也就是说,其余的地方还是按照旧的方法,只有京城这里实行新规定。
这一日,以京城这里为中心,各种消息从京城这里送出去,用最快的速度送到各地商人的手中去。
不过外面的这些事情,李问暂时还不知道。
早朝上永远都少不了各种扯皮和打嘴仗,只不过从前他是看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