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1章(1 / 2)

如此良辰美景,似乎不做一点别的什么,就是浪费了。

正好这船上有备好的琴,李问让人去搬了一张琴过来,坐了下去,试了试琴音,看着坐在那里的男人,笑着说道,“我给你弹首曲子吧。”上次在人前弹琴,还是在宴会上,许久不弹,手感都有点生疏了。

“好。”

赵向毅也很少听过少年弹琴,上次是第一次,这次是第二次。他招了个人来,低语一句,很快下面的人就给他拿了一支箫过来。

琴音从少年的指尖倾泻出来,在琴音停下之后,悠长的箫声响起,像是追着琴声而去。

李问看着在吹箫的男人,眼里有点意外,他还不知道原来这个男人会吹箫,吹的还挺好听的。他的手放在琴上,两个人一个弹琴,一个吹箫,琴声和箫声交缠在一起,竟是意外的和谐

远处的船上有人听到了声音,问道,“是谁在弹琴?竟是这般的好听。”

“……还有这萧音是何人吹出来的?”

他们的船隔的别的船远,就是有人听到了声音,看到他们的船,却也是看不到船上的人。

第一百四八章,判决

端午节后,户部的这桩案子的判决也很快的就下来了。

若是按照以往这样的大案子,整个朱氏势必是要连坐九族,九族之内的人都统统要斩首。因太子心慈,到皇上面前求了情,因而判处下来的结果就只是处决朱府一门,朱府满门抄斩,朱氏三代之内不得参加科考、不得入朝为官。

至于其余涉事的官员,严重者斩首示众,家中男丁流放,女子为奴为婢;轻者罢官,往后不得再入官场;或是降职处理,这些人就算是还留在官场上,往后的仕途大多是升职无望的了;等等。

一些被判处族中三代以内不得参加科考、不得入朝为官的家族,等于是绝了这些家族整个的前程,至此,三代之内都不得参加科考,更是别想过通过科举致仕改变家族前程与命运了。

这一次的事,牵连甚广,就算是在京城的后台强硬,被牵连其中的官员都难以全身而退。因着这一次的事,朝中的一些官员最近也老实了不少,该收敛的都收敛了起来。言官们整曰蹦跶的还在蹦跶,总之是不在皇上的面前刷刷存在感,这些人就浑身不舒服了。

涉事的京官要审理,地方下面涉事的官员都押送到了京城来受审。

每一场的审案,官府都是对外公开的,并不阻止百姓们前来观看。百姓们跑去围观,因而这个判决的结果一出来,京城的百姓们第一时间就知道了,不少百姓是拍手叫好的,“好,这些贪官都该死

“就是应该砍了这些人的脑袋,看他们以后还敢不敢……”

这一次是太子殿下负责主审,城中不少百姓看到了太子殿下审案,无不被太子殿下的风采

所迷倒。

百姓们知道朱府只是满门抄斩,并不累及九族,是太子殿下到皇上的面前求的情,不想看到太多无辜的人被牵连其中,死伤太多,百姓们无不赞太子心慈的。这些贪官自然可恨,但是一人做事,累及九族,害得九族连同一起受罪,这个罪责就太过了。

比起一个铁面无私,

仁慈仁

爱的储君。这一次的案子,太子殿下办的漂亮,因而太子殿下在百姓们那里又是刷了一波好感

最近京城的茶肆酒楼的生意都特别的好,每日都是满满的人,大家都在谈论案子,以及谈论这一桩案子里面的人和事。

不过知道自己最近太出风头,杨绍慕的行事就更为低调了许多,他每日进宫只是向皇上汇报案子的进展,其余的并不多言,自己做的好不好,也从不邀功。昭宗帝对太子所作的事一清二楚,他对这个儿子的行事还算是满意,“朕知道了,无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