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1章(1 / 3)

就是不知皇上为何会如此生气,还拿东西砸了大皇子的头?这应该就与御书房中发生的事有关了0

大皇子从宫中出来,被罚半年俸禄和回府上闭门三月不得外出。

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太子殿下正与他的伴读在书房中说话,杨绍慕一巴掌拍到桌子上,眯着眼睛道,“倒是便宜他了!”

作为太子的他并不会天真的以为仅凭这么一件事就能把大皇子扳倒,但是这个处置对于杨绍勇来说,的确是太轻了。就不知道哪一曰他这个太子犯了事,他父皇那里也能如此轻描淡写而过,果然他父皇对老大是偏心的,这个认知让太子殿下的心情并不是太愉快。

“殿下何须动怒,他能躲过这一次,还能躲过下一次吗?”坐在书房中的赵向毅端起面前的酒,慢慢的喝了一口,心想东宫的酒也一般,还没他那藏着的酒味道一半的好。

从翰林院离开,李问去了一趟礼部和吏部。他是皇上亲自下旨让到户部去的官员,几个部 门里办事的官员们自然是不敢卡他,他一过去就把章印给他盖好,办理了调职的手续。

六部的衙署相近,都在一条街上,在吏部盖了章之后,李问直接就到户部来报道。

他在户部的门房那里表明了他的身份之后,没多久就有一位户部的官员出来,向他行了一个礼,道,“李大人请随下官来。”

李问点了点头,跟着领路的官员往户部进去。

这还是他第一次走进户部这里面,户部看起来要比翰林院的地方大,这里面办事的官员比翰林院那里也要多。除了上一次接手赈灾的银粮与户部的官员打过一回交道之外,李问私下并没有与户部的官员打过交道。

领他进来的官员带他来见户部尚书朱广权。

“大人,李问李郎中到。”

坐在案桌前的朱广权抬起头来,眼睛看向前来户部报道的李六元,目光里带着毫不掩饰的审视。对方的打置让他感到有点反感,李问压住了内心的情绪,面上恭敬的行礼道,“下官李问见过大人。”

“嗯,来了啊。没想到你这么快就到户部来了,本官还以为你要过两日才到。”因着上次交接灾银的事,朱广权对李六元并无多少的好感,再加上李六元在襄州做的事,这一位户部尚书的心里对李问多了一点忌惮和提防。

因而朱广权对李问的态度说不上多热络,例行公事的说了几点户部的规矩,“户部是一个和钱打交道的地方,进进出出的都是银两,每一笔数都要记得清清楚楚,你日后做事需得细心,万不能粗心大意,出半点差错。”

“是,下官明白。”李问低头应道。

后面朱广权也没什么话说了,让领他进来的人带他到办公的地方去,李问跟着人走了。

在刚才短暂的接触中,李问可以感觉到这一位户部尚书似乎并不是太軎欢他,不过一想也

是,就他在襄州做的事,现在不管他去六部哪个部署,别人都不会太欢迎他去。但是这是皇上让他来的,他也没办法拒绝。

或说从踏入官场的那一刻起,从他决定当官只是为百姓的那一刻起,他与官场中某一些当官只是为了一己私利的人就是站在对立的一面。如今皇上愿意用他,是在他的身上看到了他这个李六元的价值,他从襄州带回来那么多的金银珠宝,让皇帝尝到了甜头,皇帝想继续用他。

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天下人学习了一身文才也罢,武艺也罢,最终的目的都是贡献给皇帝,都是要替朝廷出力办事。皇帝在利用他,他何曾又不是利用皇帝来实现自己的目标和想法,这两者之间并无任何的冲突。

从他拒绝别人的邀请,不与他人同流合污的时候起,他就要做好面对日后可能会出现的一切麻烦的准备。

李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