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章(2 / 3)

李问拍了一顿老翰林们的马匹,什么学富五车,学识渊博,好话不要钱的往外送。小子自愧不如,日后需要多向前辈们学习,接着就提道,“不知前辈们家中是不是有写好的诗词歌賦文章,问正思索着向前辈们讨要手稿,出一系翰林学士文集,让天下的读书人都拜读前辈们的大作,学习学习。”

“倒是有几篇文稿在家中,不过是闲来之作,难登大雅之堂。不过若是李六元你要的话,等回头老夫找找给你也无妨。”这些老翰林们一个个死要面子的很,明明心里想的很,脸上却一脸“你要我给勉强给你罢”的表情。

“这就太好了。”李问懂得读书人的那点矜持,憋着心里的笑意,说道,“若是前辈们不介意的话,等回头问到前辈们的家中一一去拜访。”

反正快要过年了,他也要给这些照顾过他的前辈们送过年的年礼,到时候还要一家家的跑,顺便的去拿文稿,既是照顾到这些老翰林们的面子,又是做足了他一个后辈该有的礼仪。

所以也不难怪翰林院中的翰林院对李六元都特殊照顾,听他这么一说,没有不答应的,于是都应下了。

还有老翰林惦记着李六元亲手给曹翰林画的那幅画,说什么不能厚此薄彼,要也给他们画一张。李问自然没有不答应的,都一一的应下各种要求,只要他们愿意把手稿给他,不就是画一张画像,画十张都没问题。

李问的这个年纪都够当这些老翰林们的孙子了,往日他把这些老翰林们当前辈尊重,也把这些老翰林们当爷爷哄,所以他在翰林院的这半年里一直和这些前辈们相处的非常好。

这要离开翰林院,说真的还真有点舍不得这些可爱的老翰林们。

“我们都还想着你会在翰林院呆多久,没想到这一转眼你就被调到户部去了。户部是个有前途的地方,你日后到户部去,好好做事,别忘记有空回来看看我们这些老头儿就好了。”

知道李六元要调到户部去当差,这些老翰林们心里为他高兴的同时,难免也有些担心,外面不比翰林院这儿,翰林院是清水衙门,清净事儿少,这也是为什么有的翰林軎欢待在翰林院这里的原因。

“嗯,问明白。”知道这些前辈们是真的为他着想,李问的心里有些感动。

他又是和老翰林们说了几句话,答应有空会回来探望大家的话。

这会儿还有事情要去忙,说了一会话之后,大家就散去,各自的忙去了。

曹振清站在旁边,一脸笑眯眯的看着李问被众人围在中间。

李问一走出来,就见到站在变上的曹老翰林,他正好有事要找曹振清说。两个人找了一个没人的地方说话,李问说到了他没有亲自把手稿送回去的事,为此表达了他的歉意。

“无事,无事,不过是一点小事。”曹老翰林表示不介意,他说到文集的事,“是我考虑不周,把文集拿来给张翰林他们看。”

“呵呵,这事问正要感谢前辈,若不是前辈,问还不知道怎么开门口向前辈们讨要这个手

稿。”

原先李问想过把这事交给曹振清去办,但是一想托人去办好像又显得不够尊敬和诚意。翰林院里的这些老翰林们不少都是有点小脾气的,把他们哄好了什么事都好说,要一个惹得他们不高兴,就是没得商置,所以还不如等他回来了再自己去弄。

两个人又说到了报社的事,曹振清并未与他人说过他被请去报社当顾问的事,就是翰林院里处的最好的同僚,他都并未与人说起过这件事。

李问感谢曹老翰林在他不在京城的这段时间,把报社管理的很好。前面两日他抽空看过报社出的报纸,里面的一些文章写的还是比较有深度和揭露性的,他看到里面还有几篇曹翰林亲自操笔写的文章,写的是非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