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2 / 3)

没有发现一点龌龊的事了,不过这个任由宠妾弄死了正妻,还想弄死嫡子,把庶子取代嫡子的事实在是太令人发指了,是该严惩。

在外人的眼里,这不过是皇帝随手处理的一件小事,但是在几位皇子的眼里,这就是他们父皇对他们的打杀了。因而最近几位皇子殿下的行事都乖张了不少,对此太子殿下微微一笑,觉得李六元办的这个报纸也并非没有好处,这好处比他想的还大了。

从襄州送到京城的书信快马加鞭的送到了宫中。

孙公公拿到李六元让人送过来的信,脚步轻快的送过去给皇上,“皇上,李六元让人给您送的信到了。”

“哈哈,是吗?今儿的这么快就到了,把信给朕拿来。”昭宗帝放下手中的折子,看李六元的信比看报纸有趣多了。

自从李六元去了襄州之后,每日都写一封信让人给他送回京城来只是由于从襄州到京城骑马最快都要四五天,所以等这封信送到皇帝的手中,已经是四五天之后了。

这一曰李六元写给他的信是厚厚的一沓,昭宗帝打开一看,里面除了信之外,还有一沓厚厚的银票。看到银票,不止是皇帝愣了一下,就连一旁的孙公公都愣了一下,哪来的这么多银票,这一看最少都有好几万两吧。

李问给皇帝的信并不同于一般的折子,而是更为家常口语的话,他先是说了襄州的具体情况,说到气愤处,他会带着同仇敌忾和呵责,说到伤心处,他也会为受难者落泪。后面他把这个银票的来处都一一的说明给皇上知,末了还不忘记拍一顿皇帝的马匹,向皇帝表忠心,向皇帝申请,请皇上允许他仔细调查清楚襄州的灾情以及襄州的官员。

“一日月可鉴,臣的心忠于皇上……”

看到末尾处,昭宗帝难得的感到动容,原来他的臣子一心都是忠于他这个皇上,一心都是为了天下的百姓,“这个李六元,朕的这个状元郎没有白钦点。孙海德,把这些银票和书倍都一起收起来。”

“是。”孙公公心里虽然是好奇信里都写了一些什么,但是他的胆子还没大道敢偷看臣子给皇上写的书信。他把这一封书信与原先李六元让人送进宫的书信一起,都放在一个盒子里面放好。

坐在龙椅上的昭宗帝长长的叹了一口气,脸上有欣慰,也有动容。

最近京城中的九章书店又出了《画三国》的第二部,自从《画三国》的第一部出了之后,就迅速的有了一批《画三国》的忠心读者,第二部的书一出来,立刻的销售一空。

和《画三国》并列在一起卖的,还有一本《青莲居士文集》,书的封面还是一张俊逸风雅

的居士图,这就是裔莲居士?只是这一位青莲居士是何许人也?等到有人翻开来一看,后面就有介绍这一位裔莲居士,原来这一位青莲居士姓曹,名振清,是翰林院的翰林学士。

大家都有一种,哦,原来如此的感觉。

一开始有的人是被文集的封面图吸引的,也有人买《画三国》就顺便买一本《青莲居士文 集》,而等到这些读书人看了《青莲居士文集》之后,就被书中青莲居士所写的诗文所吸引住了。不愧是裔莲居士,不愧是翰林院里的大学士,京城中的书生们最近都在讨论这个青莲居士的诗文,这一位青莲居士可是在读书人之中大大的火了一把。

书店中的生意这么好,最开心的莫过于张掌柜了,每日的算盘打的噼里啪啦的作响,看到每日的进账,他做梦都是笑醒的。

他们东家在离京之前吩咐了他,等文集一印刷出来,就让他亲自把诗文的原稿以及酬劳送过去给曹翰林。因而在文集印刷出来后,张掌柜亲自拿了原稿和印刷出来的文集,以及用信封把酬劳装进去里面一同送过去给曹翰林。

“叩叩”

张掌柜带着人,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