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这里,小姑娘微微的叹了一声。
宫中的宫筵结束了,进宫去参加宴会的大臣带着夫人子女们坐着马车回家去了,一辆辆马车在宫门前接了人,往各府回去。
月亮挂在正空,西街的庙会散场了,街上没了往来的行人,小販们都收拾东西回去,街道空旷无人。津卫河上的花船还亮着灯,船上的丝竹管弦之乐都停止了,喝醉的公子少爷们被家仆送回家,还有的人留宿在姑娘的床上。
夜里的更夫在街上打更,一人打锡,一人敲着梆子,一搭一档,“笃笃…………”
“天干物燥,小心火烛……”
“关好门窗……小心盗贼……”
“咚咚!咚!咚!咚!”
打了一夜的更,困顿不已的更夫收拾了东西回去睡觉了。
五更一过,距离天亮没多长的时间了。皇帝在宫人的服侍下起了床,大臣们这个时候都坐着小轿子赶着出门,到午门前等候入宫去上早朝。
“喔哦”
没多久,外面传来公鸡打鸣的声音。
听到鸡鸣声,李问就醒了,他抬起手放在额头上,昨晚做了一夜的梦,这会儿醒来的时候根本就不想起床。“叩叩”外面传来敲门声,李童每天在这个时辰,准时的在门外轻声喊他,“少爷,该起床了。”
“嗯,进来吧。”李问应了一声,从床上起来。
等洗漱完毕之后,穿好了衣服后,李问从屋里出去,清晨起来感觉到一阵冷意,这天是越来越冷了。早上送他们家小孩去书院读书,路上顺便给小孩买了两个包子吃,他自己也拿着几个包子吃着往翰林院过去。
过了一个仲秋回来,一早上整个翰林院大半的人都在打哈欠。
好在翰林院这里挂的是闲职,干的活都不是太要紧的事,所以偶尔偷慊一下也无人会管。上午小眯了一会眼后,李问才感到脑子清醒了过来,最近闲来无事,他就在翰林院这里开始画小人书。
还是上一世在读中学那会他学过几年的漫画,后来到上了高三,忙着高考就扔到了一边。那会儿他也想等长大当一个漫画家什么的,只是后来不知道怎么的又不感兴趣了,他小时候对许多东西都是只有三分热度,等这热度一过,就没兴趣了,因此并没有在什么事上有过太大的坚持。
所以到现在想起来,他又开始捡了回来,一开始画有点手生,后面慢慢就找回点感觉了。
故事就简单的构思了一下,用的是三国的背景,不过他在这里面套入了他们大成的开国皇帝成武帝的人物形象,所以这个故事的主君就是成武帝,成武帝的身边围绕着一些大臣们,这些文臣武将们都是辅助皇帝打下江山的功臣,当然0女佳人也是必不可少的。
在开篇之前,他先把人物和故事筒单的勾勒出来。
一开始写这个故事,李问也没想太多,他纯粹就是拿这个来打发时间,反正闲着也是闲着,他们现在干的就是编史的活儿,那些史书枯燥的连他自己看久了都觉得枯燥,普通的老百姓就更没兴趣看这种典籍文献类的书籍了,所以他就想到了一种更为众人所喜欢的漫画,也就是后世人手一本的小人书。
所以同样是在翰林院上班,李问就在这里搞起了他的另一个副业,画小人书。
第二十七章,问起
“此事延后再议,退朝。”
“退朝”
“臣等恭送皇上。”
下了朝后,皇帝回到了御书房,几位朝中重臣和皇子都跟着到了御书房。今日早朝上提起不日之后外使将要来朝一事,文臣和武将们两方各持不同的意见,吵闹了一个早上,闹的皇帝的头都疼了。
早朝上吵了半天,自然是没吵出个对策出来,皇帝对此早就习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