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2 / 3)

饷。

大成再这么继续下去,怕是早晚都要步上前朝的后尘。李问是一点都不希望大成灭亡,到时候苦的还是老百姓,他倒是可以扔了这个官不当,大不了学他老师回去开书院当个教书先生

“这几年北边的胡人越来越不安分,我担心这要和胡人那边的战打起来,咱们缺少粮草,士兵们饿着肚子,哪里有力气和胡人打战。大将军他们还在北边镇守边关,要和胡人打起来,首当其冲的就是大将军他们那边了。”这是谢云飞最担心的事情,每年边关那边最多骚乱,就是秋冬的这个时候了。

“这一到了秋天,关外的草木枯萎,牛羊没了的草料,就会大批的饿死,胡人没了食物,他们就会到关内来抢东西。从前每到这个时候,胡人就会在关外的村子杀烧抢掠,这几年我们把关外的村民都往关内迁移进来,才少死了许多百姓。”

“我知道你们难,只是不知,你们难到这种地步。”李问是知道边关的将士们不容易,只是他想的难,和将士们亲身经历的难怕是不在同一个层次上的,往往只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才知道其中的艰难。

李问下意识的看了坐在身边的男人一眼,赵向毅只是沉默的在那里喝酒,眼睛沉的让人看不出他在想什么,怕是男人的心里也在想着边关的将士们。

李问端起酒碗,和谢云飞碰了碰,他说道,“我在想,我们是不是有什么办法,可以杜绝胡人再来骚扰我们大成。”

“这个很难,只要胡人的心不死,他们就必然不断的骚扰我们大成。”谢云飞说道。他们在边关那么多年,他们和胡人交过无次数的手,所以谢云飞比谁都更了解胡人的凶残和贪婪,大成和胡人这么多年的仇恨,不可能放的下。

谢云飞提到他们回到京城后,倒是要比从前过的好一些了。只是最近这三月,户部那里却连他们的月俸都发不下来,连欠了他们好几个月的月俸没发下来,他们到户部那边去闹,最后还是无果,户部没钱,一直拖着不发他们的月俸,他们还真的不能拿户部的官员如何了。

“这事要是闹起来,闹的难看,惹得皇上震怒,怕是我们两边的人都讨不到好。”所以这也是他们没有非得和户部闹出个结果,户部的人也是占着这一点才敢一拖再拖。

“户部连京郊大营的月俸都发不上来了?”这事李问还真不知道,赵向毅并未与他说过这些事情,所以他是这会儿听到谢云飞说起,才是知道了这些事,这让李问皱了眉头。

“在六部当差的都是文臣,文臣和武将自古以来就不对付,六部都是文官,和我们这些武将都向来不和,所以说到这个事,我们也很难和户部那边商讨出个结论。”谢云飞说到了这事,语气里带这点无奈,说道,“我们这些人倒是还好,光棍一条,有一口吃的就行,不用养家糊口。像一些人成亲有妻有子,上面还有老父老母亲要养活的,这没了月俸一家人还不知道要如何过日子

“的确是。”李问在翰林院当差,他们翰林院的待遇再差,每月的月俸还是能够按时发放下来。不过若是按照这个情况,国库真的空虚到这种地步,没准很快的就会连他们这些部门的月俸都发不下来。

后面李问没想到他一语成谶,还真的很快就到他们翰林院的月俸都发不下去,不过这是后话了。

这里没有外人在,两个人在聊起朝中的一些事。

从前他一心只想着读书考科举,只是等考中进士入朝当官后,李问才发现官场比他想象中的还要复杂,朝廷中的许多事远比他读四书五经还要难。他能读的好书,还不一定能当好官,所以李问发现自己从前的想法太天真和幼稚了。

不过他并不是一个遇到难事就会退缩的人,听到谢云飞讲的这些事,李问就在脑子里搜索有什么可以解决的法子。这些事情有点复杂,他要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