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2 / 3)

就不一起回去了。

“好。”陆知书点点头,如今他们回到了京城,他要去见他大伯一面。

“咱们回去再见。”两个人住的地方就隔着一个湖面,绕过去湖的对面就是对方住的地方了,又不是相隔很远,李问平时没少往陆知书那里去窜门。

“好,回头见。”陆知书点点头,说道。

李问钻上了他的马车,两个人上了各自的马车,在街口分开了,往不同的方向走去。

诺大的京城里有大大小小数不清的书院,京城这地方的人员复杂,在京城读书的学生,大多都是官宦子弟或是富贵人家的子弟。京城中最高等的学府还数国子监,能进去国子监读书的大多都是王公贵族和朝中大臣们的子弟。

这个时候李问也没这个能力把他们家小孩送进国子监读书,但是即便他有这个能力,他也不会考虑在这个时候把他家小孩送进国子监读书。

一来他们家小孩年纪还小,在府试之前考的大多都是平时读过的书的基础知识,在外面找一家稍微好一点的书院读书,都能打好基础了;再者他们出身平民,小孩刚到京城,对这里什么都不懂,还没有那个能力去处理太复杂的人际关系。

所以他们不如找一个环境相对简单、声誉良好的书院,送他们家小孩去读几年的书,让小孩适应京城这里的环境先。

这会儿李问有一种作为家长为家里的小孩挑选小学的感觉,京城这么多的书院,到底要把

他家小孩送到哪里去读书的好。

当然他也不能完全的把孩子读好书的责任放到书院和先生的身上,但是良好的环境还是能够为小孩的读书起到积极的作用和好的影响。

经过一番挑选,对比了好几家书院的优势之后,李问还是看上了距离他们这里不远的一家书院,松柏书院。

松柏书院是一家声誉不错的小书院,先生姓高,进士出身。

“李问见过先生。”李问带了他弟来书院见高先生,高先生看起来四十来岁的年纪,留了一把0须,相貌儒雅,给人的第一感觉还算是不错.

李浩鹏跟着他哥,有模有样的给先生行礼。

高先生听到李问这个名字就觉得耳熟,再看带着小儿来的少年,未及弱冠之年,姓李名问,这该不会就是京城中的百姓和读书人口中谈论的李问李六元了?高先生看着面前的少年,面上有些激动的问道,“你、你难道就是今年科考的状元郎,李六元?”

“呵呵,让先生见笑了,正是在下。”听到高先生的话,李问有点不好意思的承认道。

他在京城会这么有名吗?报个名字对方就知道他是谁了?

李问这段时间离开京城,回乡省亲去了,所以他是不知道在殿试过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京城中的百姓和读书人的口中谈论的最多的都是他。

“后生可畏,后生可畏啊,果然是英才出少年。”高先生激动的起了身,亲自去请李六元上座,道,“李六元请坐。”

“谢过先生,先生请。”李问谢过高先生,同请对方入座。

两个人同坐了下来,中间隔着一张小桌子,李问对先生说道,“今日我过来见先生,是带家中胞弟来见先生。听闻先生学识渊傅,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好先生,因而我今日过来,是想带胞弟过来给先生看一看,不知贵书院录取学生是有什么条件,才能录取学生入学。”

“不敢不敢,我这哪能称得上是学识渊溥。”高先生听到李六元对他的这一番赞0,惭愧的说道,“我这充其只是读了几本书,识得几个字罢了。今为先生,平日就更要读书,识文断字,才能为学生讲学,免得误人子弟。”

李问知道这些古人说话都軎欢自谦,说话还軎欢拐弯抹角,往往这些人说的话他要转个弯来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