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庄子上的管事说了一声,李问就把人带走了。
这天从庄子回去之后,李问就写了好几个现代的营销方式给了傅院长那里,知道傅院长会让人去处理这些事情,所以后面李问就不去管这些事情了,专心的读他的书。
没多久,作坊那边第一批布匹就出来了,长三丈宽五尺的青布,料子虽然粗糙,但是厚实耐穿,价格更是比外面布庄上现有的布匹都要便宜。
价格低廉的青布一出,迅速的占领了南阳府的市场,普通老百姓都舍得扯上一匹青布回家给孩子做衣裳。
随着青布的推出,第一批的棉大衣也做成了,开始投入了南阳府的市场售卖。棉大衣厚实,一件的价格也便宜,普通老百姓都能买的起,因而棉大衣一运到城中售卖,大家就争相抢之。闻风而来的商人们见到有钱可赚,更是想大量收购,这些布匹和衣服他们若是运到外地去卖,价格还能再翻几倍,是以也有钱赚。
从外面回来的书童会跟他说外面的事情,“少爷你知道吗?作坊出的青布和棉衣鞋帽现在可好卖了,外面好多商人都在打听这些东西是哪里出的,纷纷都跟布庄那边订货,想要多买一些0“
傅院长在城里有几个布庄,货物都是送到布庄那边去售卖。
“好事。”听到书童同他说的这些话,知道作坊那边出的布匹和成衣都很好卖,李问也就不担心作坊那边生产出来的货物会滞销了。
这么看来,现在是不管作坊那里出多少货,外面的商人都能帮他们消化掉。
如今的李问还不知道,他们出的价格这么便宜的青布会对原有的市场造成多大的冲击和影响,不过这是后话了。
□作者闲话:
第四十三章,过年
这个天越来越冷,外面的雪花扑簌扑簌的在落,人在屋里都能听到外面落雪的声音。屋子里烧了壁炉,整个屋里都暖和了起来,李问都是窝在家中读书,隔几日写一篇文章拿过去给傅院长,听老师给他讲讲课,时间过的也快。
原本是想着年前出门,但是现在外面的这个天,出门路实在是不好走,就希望年后出门的路能好走一些了。
冬月一过,腊月就来了。
腊八吃了腊八饭,一年就快到尾了。
腊八一过,年就要到了。年前给店里那边的活计们放了假,李问让在店里做事的小丫头过去庄子那边跟大家一起过年,也是热闹。
年前他的行李都一件一件的收拾好了,在南阳读了这么多年书,住在这边这么多年,东西实在是不少。李问也没想把东西都搬走,只让伺候的小书童给他收拾了几件厚实的衣服和被子,外面这些东西实在不好买,到了那边还怕天会冷,这些保暖的东西最好是多带几件。
还有就是几本要看的书,一些读书笔记要带走的,都一并带走。
剩余的东西就放在这里,没准什么时候回来,还可以回来傅院长这里住几天,陪陪他老师
李问知道傅院长嘴上说嫌弃他,心里是喜欢他的,不然也不会留他一个学生在他这儿一住就是这么多年,府上的管家和仆人们都把他当成半个少爷对待。
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傅院长对他来说,不仅是老师,更是半个父亲那样。
年前李家村的学堂建起来了,只等年后请了先生过来就能开课了,到时候家中有适龄的孩童,都能送到学堂去读书。如今的李家村,大家的日子过的一年比一年好,这日子过的,大伙的心里也有了盼头。
到了腊月二十八这一天,作坊关了门,给大伙结算了工钱,放了假回家去过年,等到正月十五之后才开门。
李家村的作坊是全村人的产业,因而每年到了年底,作坊都会拿出一部分的钱来分给大家。李家村的村民们现在都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