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就出去了。
陆知书并没有注意到小奴的神色,目光平静的望着屋外。
今日国子监休沐,陆知书从国子监回到了家中,在书房里读书。外面的事情他多多少少都
听说了一些,书院里的同窗们也在议论,只是陆知书从来不与人谈论这些事情,只安心读他的
书。
他到京中已是五年有余的了,家中长辈在京城为官,得了能入国子监读书的名额。是以家
中的父亲叔伯们经过商议过之后,把他送往了京城读书,那一年陆知书就到京城来读书了。
京城路途遥远,再加上他在国子监读书没有太长的假期,因而这五年多的时间以来,陆知
书并没有再回去过清平镇一步。
幼年时读书的同窗好友他至今都还记得,到了国子监读书之后,陆知书才知道自己与别人
的距离在哪里,为什么他当年总是考不过李问,是以他在读书上下了比以往更大的努力。
到京城读书这几年,陆知书并未再遇到像从前那样的朋友知己,没有人像李问一样不畏他
的冷脸,还总喜欢往他面前凑。也没有人能像李问那样,让他愿意去亲近,当成朋友那样交往
这几年来,陆知书只与李问有过联系,与沈子敬他们倒是没有联系了。两人之间有过几封
信件的往来,所以陆知书知道他前脚一走,李问就到了南阳去读书,两个人刚好错过了,没有
见到一面,他人就到了京城。
当年的府试一过,陆知书就被家中父亲送去了南阳读书,后面的院试也是在南阳考的,并
未再回去曲安府考试,因而并未与他们碰上面。
算算时间,他们已是有六七年的时间没有见过面了,不知道对方是否还记得有他这么一个
好友。
三年前,陆知书没有参加那一届的科考,一是他自己对自己没有太大的把握考好,二来他
是知道李问延后一届再考,他想和李问在同一个考场上再度相遇。
即便是这么多年没有再见面,两人不在一起读书了,陆知书相信以李问的成绩一定会考过
乡试,到时候到京城来参加会议,届时他只要在京城等着他到来就好。
“我在京城等你,你会来的是吗?”陆知书嘴角勾起浅浅的弧度,再度拿起手边的书,专
心致志的看了起来。
“阿嚏”
远在南阳的李问打了一个喷嚏,并不知道有人在想他了。
□作者闲话:
第十五章,事不宜迟
南阳府的城门外不少的流民聚集在那里,守城的官差拦着不让流民入城。马上就到秋闱考
试了,城门守着这么多的灾民,他这个南阳府府尹若是放置这些灾民不管,任由灾民在城门外
饿死,他这个南阳府府尹说出去的名声也不好听。
自古当官大多的为名为利,为的是自己的名声和自己的利益,而不是为民谋利,姚大人为
自己也是自己的名声着想。
在考虑到种种原因之后,南阳府府尹姚大人还是让人在城外搭建了两个棚子,派了几名官
差在外面负责给流民施粥。每日城外就有许多灾民在等着领吃的,最少有一口吃的他们就能活
下去,不会活活饿死。
大锅的粥水一抬出来,等在外面的灾民们一哄而上,手上拎着大勺子的大汉喊道:“排好
队,统统都排好队……”
“胡乱占位的都赶出去!”
前面的汉子占着身强力壮的,把老弱妇孺挤到后面去,他们排在了前头。带着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