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了快了,我们大伙是商量着再过几日就收。”汉子紧张的搓着手,紧张的说道。
“小少爷你要到哪儿去瞧,我陪你一同去。”
“行,那一块去吧。”
这里的佃农们都以为他是傅院长家的小公子,李问知道他们误会了,他也不纠正这个问题
,这样也方便他做事。
原先他到这里来接管几座庄子的时候,这些农民们还很不听他的话。到后来他带着人做出
了这么多事情,这些农民们才是打从心底信服他,听从他的话。
一路走过去,地里干活的人看到他们都会冒出来跟他打招呼,李问也一一的回应他们,这
里许多的人他都认识,大部分他都能喊出名字来。
“我们去前面的棉田瞧瞧。”
“哦哦,是,就在前面了。”
前两年李问让人找了棉花的种子回来,在这边种了几十亩的棉花地,李问过来是想看看这
边的棉花的长势如何。
路上他们的队伍又增加了两个人,一行人往棉田那边过去。
棉地里的棉花树长势良好,再过一个月就到棉花的花蕾期了,在这之前他们要注意施肥、
浇水等一些问题。现在这边的田地是按区域划分的,每个区域都有专门的负责人管理,棉地这
里也有专门的负责人。
李问跟他们交流了几句,提醒他们一些要注意的问题。
这些问题就是小少爷不叮嗎,他们都会记得的,为首的汉子不住点头,说道,“小的记住
了,小少爷请放心。”
他们在棉地里转了一圈,李问也会不时的问这边的管理人一些问题。在这几年的时间里面
,他对耕作和地里的作物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
其实这几年李问也是带着人在摸索前进,一些东西他脑子里有个大概的印象,具体的他也
不是很清楚,还是要靠底下这些人去完成。
好在大概的方向是对的,中间出现过一些小错子,大问题倒是没有遇到。
走了一圈下来,大家邀请他过去他们家里坐坐,李问就跟随他们一同过去了。
在一户人家的院子坐了下来,问起他们最近的一些事。
他后面实行了一个耕作奖励,就是谁家地里的粮食伺候的好,产量高的话,就可以拿到相
对应的奖励,所以他这个政策一出来,是极大的提高了佃农们种地的积极性。
现在这些佃农们是尝到了甜头,知道他们勤恳做事,一家人吃可以吃饱肚子,还可以住上
这么好的房子,所以哪怕是和主人家签订了十年的长工,他们一个个都还是满心欢喜,恨不得
和主人家再签订多几个十年,一辈子在这里干下去。
这些农民们辛辛苦苦的种地,为的也无非是吃饱肚子。
主人家的小儿见到他也不怕,跑到他的怀里来要他抱,李问抱着小孩,问小孩几岁了,小
孩抬头望向阿娘,站在门边的妇人捂着嘴在笑。
看到小孩,李问想起了他们家的小胖缴,李浩鹏今年也五岁了,是送到他们镇上的书院去
读书了,小孩儿还是凭借自己的本事考上去的,一点都没有让他这个哥哥丢脸。只是小孩不像
是他从前读书那样吃了苦,经常回家哭着说不要去读书,让他阿娘头疼的很。
他们刚才去了棉花地看过,李问同大家提到了种植棉花的事情,“我们刚才到棉田去看过
,等下月棉花就进入花期开花了,到时候等到棉花开花凋谢,摘回来的棉咱们可以做棉衣或者
是棉被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