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需几尺,仅一尺足以。”
“一尺?!客官怕是揶揄我徐某人,您在这市集上打听打听,哪有人买布仅买一尺的啊?!”
货摊主瞪大双眼,一时有些生气,觉得白瑶非诚心购买,大手挥舞做驱赶状,
“走走,赶紧走,不是诚心来买,今日竟被你这小娘洗刷了。”
白瑶备受杂乱气味折磨,亦想到可以挑上两匹绸布给家里人做冬装,便随手点了手边两匹青色绸布,不耐说道,
“既是开门做生意,也无人规定应买几尺,如此推客,令人心寒。不过料想你小本生意不易,我再买上两匹,那霜绸你截下一尺方巾于我,一共多少银两?”
货摊主一听白瑶竟直接买上两匹,转头成了大客户,忙不迭说道,
“两匹一共600文,承蒙惠顾,我这就给您裁好喽!”
说罢,货摊主手持交股式剪刀,只见边刃寒光一闪,一张轻透的薄霜绸方巾便已裁好。
白瑶给钱拿货,利落的将方巾两角固定在鬓角旁侧,有了薄层霜绸方巾遮挡,白瑶彻底摆脱了被各种气味纷扰的困境,整个人变得悠然安详,因嗅觉过于灵敏而惨白的面色,也慢慢红润起来。
在熙熙攘攘的街巷上,来往路人被白瑶独特的造型所吸引。
这是一个自大方展示美的时代,人们理直气壮地讲究美,展现脱俗的美。
硕人其颀、静女其姝。
不论男女老少皆爱簪花,尤爱牡丹,如此热烈地向众人展示着自己美艳。他们从未想过,原来以布掩面,仅露一双灵动的杏眸,竟带着犹抱琵笆半遮面的别样含蓄美,又如皎白月牙灵动而优雅。
未料想现代人白瑶轻轻松松的仿古造型,摇身一变,竟成了古代的带货博主,直击人们追求美的内心。
顷刻间见过白瑶楚楚动人造型的人们将货摊主围了一圈又一圈,货摊主原本愁卖的霜色绸布,竟成了俏货,真是甜蜜的苦恼啊。
忙碌的货摊主想要向白瑶为先前的出言不逊致歉,抬头望向白瑶方向,人已走远,只能暗自警醒,以后还是要以和为贵,谁能料想下一个推拒的客人会不会成为自己的贵客呢。
白瑶行走在东市街巷上,她的目光在各个店铺的招牌和陈列的商品上停留,欣赏着各种精美物品,目不暇接。
心里暗暗想着,家里的缺了一角的陶碗需要更换,还有一个瘸腿矮凳可以扔了,家里那些略显破旧的衣橱橱柜都可以换上新的,这样一想,便是在杂货阁买更为合算。
白瑶来到杂货阁,精挑细选了上好的陶碗,矮凳,黄木橱柜,还为魏弘简选上一个长书桌,虽花费数百钱,但心里亦觉值得。
杂货阁小二热情记下白瑶地址,据县城方圆三里皆可送货上门,白瑶将手中绸布匹亦交给小二,轻声细语道,
“劳烦小哥将这绸布一并送回家中。”
小哥欣然收下,态度恳切。
“请夫人放心,定完好无损到达。”
买完东西的白瑶身心轻松,步履轻盈地走在路上,放空大脑,聆听着此起彼伏的叫卖声,吆喝声与小孩的嬉戏声。
因不注意周遭,一个梳着双丫髻的小女娃在与他人追闹中,不慎撞向白瑶,小女娃结结实实地摔个屁股墩,白瑶因被撞击回过神来,急忙低头看向小女娃。
女娃的眼睛明亮清澈,手里还紧攥着一只糖葫芦,就算摔倒了,亦把糖葫芦保护的很好。
此时轻风拂过,吹开了白瑶的面帘,小孩欲哭地抬头仰望,正巧瞧见白瑶娇俏的面庞,一时间顾不得哭泣,小巧的嘴巴里嘟喃着,
“神仙姐姐...”
白瑶听后粲然,伸手拉起小女娃,轻轻拂去她背后的尘土,温柔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