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妙看着徐燕南稚嫩的脸,揉了揉他的小脑袋,“没事,阿南多吃点,你还小,还要长个子,你兄长他们不用多吃。”

徐燕南觉得饭碗沉甸甸的,“那我一定用功读书,以后赚钱养家。”

徐幼薇端走自己的饭,“阿南可要好好读书。”

徐燕南点点头:“我知道的。”

徐燕舟是无所谓,这样更好,省着读书走神。

卢氏虽然有些心疼,可徐燕南今年六岁了,一晃大半年过去了,他很快就七岁了,也该明白家里的不容易。

徐燕南一顿饭吃的分外沉重,他太小了,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赚钱,才能去兄长轻松一些。

徐燕舟把肉夹给兄长和楚淮哥哥碗里,“多吃点才有力气,哥哥们再等等,我长大考状元赚钱,就不用你们抗沙袋搬砖头了。”

顾妙做的肉很好吃,肥而不腻,拌在米饭里特别香。

但徐燕舟觉得有些噎人。

徐燕舟:“……”

顾妙道:“那谢谢阿南,你哥哥每天扛沙袋累得很。”

徐燕舟:“的确,现在天热,干活累人,阿南午睡完就好好看书。”

徐燕南嘴里塞着饭,然后使劲点点头。

吃过午饭,就回屋里休息。

春困夏乏,天越来越热,将士们精神也不好。

每天练兵,又热又累。

徐燕舟在床上躺着,顾妙去了窗边的榻上,中午这样有阳光有风,躺着特别舒服。

塌只能躺一个人,顾妙不在,徐燕舟就不舒服。

有几次顾妙去宁州,他也是一晚上睡不着,又想又担心。

徐燕舟道:“阿妙……”

那边没有动静,徐燕舟坐起来,走过去把顾妙抱到床上,然后抱着睡了一个午觉。

睡了小半个时辰,徐燕舟就去了军营,他计划六月初出兵豫州。

进了六月,天一下就热了起来。

春困夏乏,胃口都不似平常好。

顾妙让厨娘做凉拌菜,现在菜多,焯熟了黄瓜豆角用芝麻酱辣椒油和香醋拌匀,又解热又下饭。

天有些闷,天边是灰色的云,压着天空低沉。

六月三日,百姓还如往常一样,劳作休息,城墙突然响起号角声。

大楚派兵攻打岭南,探子发现时大楚军队离岭南不过八里。

徐燕舟当即点了三万兵马,出兵豫州,两军战况焦灼,难分胜负。

大楚领兵之人,不是镇远侯,而是周宁琛。

原本豫州只有一万多兵马,这回足足多了三万人。

周宁琛调了京郊军营的兵,想一鼓作气,攻破岭南,但事与愿违,徐燕舟花了三日时间,将大楚打回了豫州。

周宁琛下令守城,徐燕舟攻城不上,只能撤兵。

豫州岭南那条官路上,战火绵延,土地被染红,草木烧的枯黄,徐燕舟脸上有几道剑痕,已结痂了。

徐燕舟道:“死伤多少?”

楚淮道:“伤四千三百二十一人,亡三百一十三人,尸体已经送回岭南了,会好好安葬。”

徐燕舟点了一下头:“先救治,下令退兵。”

好不容易打到豫州城下又要退兵,徐燕舟也不愿意,可是攻不上去,他们不能干耗,总要休整。

徐燕舟问:“大楚伤亡多少?”

楚淮缓缓吐出一口气,他道:“伤近八千人,死了将近一千人。”

这是楚淮粗略估计的,应该比这还多。

大楚虽然守住了豫州,但豫州城早晚都会破。

周宁琛前日到的豫州,昨日整兵,今日出征,他问:“伤亡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