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在认字方面进步了许多,然而我一介女流自己也只是初学,懂得的实在是有限。
只能教他们入门启蒙,学些认字罢了,再多的也不行了。
年后三郎哥哥进京的费用家里人不用太担忧,现在铺子里生意也还不错,不如干脆送几个孩子去私塾读书吧。
他们已经有了初步的基础,现在去了私塾也不担心听不懂夫子讲课。”
黎大嫂黎二嫂对视一眼,均在对方眼中看到自己欣喜若狂的模样。
但是她们只是小心翼翼地看着公婆,不敢开口询问,生怕弄砸了这天上掉下来的好事。
真正的大事,做主的还是老头子;
所以,黎母只是沉默的坐在一旁,倒是黎老头皱眉凝思思索着。
半晌,他问道:“这几个孩子如今去私塾合适吗?”
像是大毛二毛,会不会年纪大了一些?
黎老头当初可是记得,村子里好多个小孩,老秀才考察了许久才选中了他们家三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