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穗一脸不在意地挥挥手,“先生这是担心我?先生放心,没听说过哪个父亲能因为这个打死儿女的,我又不是在外借着他的名声欺男霸女,阿父顶多骂几句。”

诸葛亮闭上嘴,不想听她故意曲解的话。

曹穗冲着徐庶要纸笔,徐庶拿过来,曹穗还不忘忙里和他说几句话,承诺明日就去偷曹操的好纸送到这里来。

徐庶尴尬一笑,他真担忧曹穗如此无法无天把曹操孝死,到最后还牵连他。

“先生,说说您的高见吧。”大手一挥把纸摊平,曹穗就无视诸葛亮的冷脸请他开金口。

诸葛亮可能是在心里思考了许久,没有第一时间开口,曹穗也不催促。

“益州各部混杂,想要治理第一是不拘一格用人才,这一点魏王不缺,但坐守益州的人必须要有广阔容人的胸襟。”

曹穗的速写可是练过的,一个字都没改。

诸葛亮只是瞟了一眼她的字,曹穗倒是不心虚,毕竟为了脸面她成年后反而下了狠心练过字,虽然还是没练出所谓的个人风格,但见人完全没有问题。

“第二便是律法,益州人心动荡,加之各部都未曾磨合,便需要一部公正的律法对待所有人一视同仁,也能解决掉上位者被指责偏心歧视的问题。”

曹穗点点头,“那先生对编纂律法有过设想吗?”

诸葛亮一言难尽地看着她,这是见缝插针地想要榨干他的脑子。

曹穗不躲不闪地回望过去,她可是花了价钱的,自然不能吃亏,最好是大促销。

诸葛亮跳过她的问题,直接往后说:“但注重律法并不代表法要严苛,教化为先,法治为后。”

曹穗一边记一边回答,“先生若是放不下心,那就说得详细点呗,我怕派去益州的人领会不到先生的真谛,到时候曲解了先生的意思,让益州的百姓受苦。”

徐庶偏过头勾起唇角,女公子实在是每句话都不遮掩她的目的。

诸葛亮可能也没见识过如此死缠烂打的人。

“益州初定稳定后便是经济治理,首要是农事,益州的都江堰年久失修,可以特赦堰官,派上千土兵驻守巡逻,一兵两用。他们既是维护河堤的何工,又是土兵,不再配合上女公子手里的粮种,不出几年,益州农事便能恢复如常。”

曹穗下笔一顿,她来之前本是想着磨磨诸葛亮,可没想到他早有腹稿,可见这些事情都是他认真思考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