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的事,再说此事也不用你们出面,几位公子都未曾在此事中出力。或许在父亲眼里,这些并不是重事,你的事情才最重要。”

曹穗表示她不吃这一套,人逢喜事精神爽,趁着这个机会,不从老父亲手里抠点养老的传家宝,那真是错失良机。

杨修对此无话可说,总不能拦着她为家里揽财。

刘协此次封曹操为魏国公,比曹穗想的还要荣耀、意义深重。

这次封为魏国公不单单只是一个公爵的地位,而是赋予了曹操真正设置直属于封国的丞相和百官,按照地位来算,和汉初时的诸侯异姓王没差别。

这下子,谁还分得清邺城的官员,是算大汉朝廷的群卿百官,还是算魏国公的群卿百官呢?

这件事夏侯惇给了一个高标准的模板示范。

曹操将朝廷中的亲信都授予了魏国公的官号,荀攸为魏国公尚书令,陈群为御史中大夫,王修为大司农,基本上都换了魏国公的前缀。

正常而言,从朝廷的百官换为魏国公属官定然是降了品阶,但前提是朝廷和诸侯的关系是正常的上下属。

在这里面,夏侯惇一直没变动,曹操认为在魏国公任职为臣是屈就了夏侯惇,但夏侯惇回答道:“吾闻太上师臣,其次友臣。夫臣者,贵德之人也,区区之魏,而臣足以屈君乎?”

在夏侯惇的坚持下,曹操只能封他为魏国公前将军。

自从郗虑持节来到邺城册封,邺城就一直都热闹得很,曹穗每日待在家里,每日的乐趣便是听朝廷又封了什么官,谁又没混到魏国公的前缀。

基本上能通过这批次的改缀,就能看出曹操的心腹。

曹穗所属的少府自然早早的便跟着当爹的改了姓,曹操没忘记这个暂时退出前台的女儿,曹穗心里却惦记着一个人。

她等了许久,都没有等到荀彧的名字,无论是尚书令还是尚书,她都没有见到荀彧的名字。

杨修知晓她心中所想,指腹落在她皱起的眉间,“父亲和荀先生都是有大智慧的人,他们之间多年的情谊,你不用太过担心。”

曹穗:“这还不算关系破裂吗?”

荀攸官至尚书,荀彧却是连改缀都没有。

曹穗怀疑道:“你有没有事情瞒着我?”

杨修微微抬眼,“为何这么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