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名就是有这点好处,不用自己主动,都会有一批人上门与你结交。

对于刚来京都没有半点身份背景的沈仲卿来说,这是求之不得的大好事。

靠着民生报的创始者身份,他成功打入了京都的文人圈子,还进了仅次于国子监的京都学府读书。

老百姓们不关心报纸幕后的创办者是谁,但京都的才子和王孙贵胄却坚信沈仲卿是个品格出众、有远大志向的爱国之士。

沈仲文明明才是解元之才,来了京都却连沈仲卿的衣角都摸不到,这让他不得不承认,沈仲卿确实有些本事。

原本以两人的血缘关系来说,沈仲文应该也能借沈仲卿之势进入那个圈子的。

但偏偏他们兄弟二人处得那么尴尬,沈仲文也不好意思去借沈仲卿的势。

好在他确实有真材实料,在文人之间打出点名声只是时间问题,不少人冲着他的解元身份也愿意与他交好。

虽比不得沈仲卿那样如鱼得水,但沈仲文也成功攀上了太子那一支。

说是攀上了太子,其实也只是结识了太子伴读的好友,自然而然被划分到那一支而已。

在京都想要混出头来,最快的办法就是找个势力依附。

毫无身份背景之人,在势力错综复杂的京都,谁会管你是谁。

且在这落片瓦都能砸到贵人的地界,一不小心就很有可能得罪人,没有人罩着总归是不安心的。

沈仲文选择太子的原因很简单,太子乃正统,往后就算他入朝为官,参与夺嫡,他也会选择支持名正言顺的太子。

至于沈仲卿……他忙着学习和办他的报纸,好像不属于任何阵营的人。

在他的报纸越来越出名之后,朝中风头最劲的三皇子和太子殿下都意识到了舆论的力量,若是能让沈仲卿为他们所用,那他们也就可以利用舆论为自己造势,或者用来攻讦敌对那方。

不过沈仲卿态度暧昧,没有依附任何势力,这样反倒达成了一种平衡。

只要他不投向敌对那方,对三皇子和太子那两方势力来说就不碍事。

时间不知不觉来到了二月份,世所瞩目的春闱终于开始了。

沈仲卿底子比较薄弱,进了京都学府后就被一帮学霸好友们逼着恶补功课,过得比当年高考时要煎熬多了。

不过时间过得也是真快,感觉才来京都没多久,转眼间竟然又要参加一次科举考试了。

贡院那地方,真是每个学子的噩梦。

沈仲卿每次出来了都不想再进去,然而这就跟期末跑一千米体测一样,知道过程会很痛苦,但是每次到了测试的时候还是不得不咬牙挺过去。

心里告诉自己,撑一撑就过去了。

这一次参考,沈仲卿的压力比前两次都要大,毕竟前两次考试的竞争肯定没这次的大,就好像在市里拿了前几跑去参加全国竞赛一样,那压迫力一下就上来了。

再者前两次他多少有点摆烂心理,没中举还好,都中了举走到这一步了,肯定不希望就此打道回府。

到时候在那帮学霸好友们面前,多少有点丢脸了。

换做原书男主沈仲文,应该没有这种心情吧。原来的剧情里,他可是连中三元的惊世之才。紧张是什么,人家应该已经胜券在握了。

京都的二月还是冷得人发抖,号舍里面连块碳都没有,全靠考生咬牙硬扛。

饶是沈仲卿小心防范了,也还是被冻病了。不过只是有点打喷嚏、流鼻涕,不是特别严重。

像他这样平时注意锻炼的人都中招了,其他那一步三咳的文弱书生就更加不用说了。

有许多人都是被抬着出去的。

让沈仲卿不禁感慨太凶残了,现代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