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民生报最先可能在那批人中流行起来,那绝对要属书院里这帮紧跟朝堂时局和民间风向、有一腔忧国忧民的热血、想要报效朝堂为民请命的书生郎。
一个人买了民生报之后,或许就会忍不住针对上面的某件轶事发表自己的见解,与他同道之人,难免也会对民生报上面的内容产生兴趣。
人都是喜欢随大流的生物,当身边大部分人都对某一样事物产生兴趣时,或为好奇或为寻找共同话题不落人后,自己也会跟着对这样事物注意起来。
沈仲文想不通这民生报的魅力在哪儿,若是奇闻异事难道书店里的话本子还不够多吗?
他问好友:“你觉得这有意义吗?”
知道这些,能考上状元?能做上官?
“你没仔细看过这民生报吧?”好友摇了摇头,“有人走亲访友时,偶然得知一村农户竟发现了一种产量极高的新作物,那种新作物已经在本村和邻村都传播开了,不过我们在府城此前却从未听说过,也未见过。那人把这当作奇闻异事投稿到了民生报中,我们这才得以知晓此事。听闻有不少同窗,都已经写信告知家里,叫他们去寻这种新作物呢。”
“试想一下,如果没有民生报,光靠农民的口口相传,这种新作物推行至全国,需要多长的时间?”
“如果民生报的影响范围更大,会不会有更多的人早一点知道这个消息?”
好友站起身,总结陈词道:“我们虽然没有令弟这种敢为人先、领异标新的风骨,却不能说他所做之事,是没有意义的。”
说完,对方拍了拍沈仲文的肩,潇洒离去。
沈仲文内心大震,更因为此话是从自己好友嘴里听到的,给他的震撼更强。
从什么时候起,沈仲卿和他的民生报竟在他人心中有了这么崇高的意义了?
难道……沈仲卿真是在做一件对国家和百姓而言,前所未有、旷古绝今的壮举吗?
*
作者有话要说:
二更,我恨我的码字速度!!!
第53章 累了 我在做的事,是真的有价值的,对吧?
认为沈仲卿在做的事是好事的人显然不止一个, 沈仲文去交自己的策论时,在夫子的案头上也看到了一张熟悉的民生报。
他默立半晌,连夫子跟他说话的声音都没有听见。
夫子顺着他的视线, 看到了那张民生报, 将其捡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