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他穿书后这一桩桩一件件,好像都让大房和二房之间变得更微妙了。不过这也与原著本来的发展不谋而合。

沈仲文确实是个极其自负的人,他对自己的能力很有自信,坚信自己以后会有一番作为,在书里也是一门心思想考中进士,然后再将昔年受到的欺负都一一还给二房。

这样的竞争,沈仲卿倒是不排斥。

说真的不就是读书吗,谁还不是一个学霸了。沈仲文虽然前途无量,但他也未必比他差多少。

沈仲文想要以后强压二房一头,沈仲卿也会拼尽全力护着二房。

至于以后会怎样,只能到时见分晓。

沈仲卿找肖山长说了自己来年想参加秋闱的打算,肖山长捋着胡子道:“若是你想拼一把,那老夫建议你去府城的《崇德书院》进学,那里的师资要更好一些。”

沈仲卿隐约记得男主在原著中也是进了这个书院,就跟在现代,市里的高中比县里的更好一样,府城的书院自然也是要比这里的更好。

得知了更有效的途径,沈仲卿自是要试一试。

“那要如何才能进这所学院呢?”沈仲卿请教道。

“需要有推荐信,并通过《崇德书院》的入学小考。”肖山长道,“推荐信老夫倒是可以帮上忙,不过这入学小考可就得看你自己了。”

沈仲卿喜道:“山长能为学生写推荐信,学生已是感激不尽。”

肖山长点点头,又道:“府城的物价可是不低,你要去的话还是得同家里商量一声。”

“学生省得。”沈仲卿恭谨地回答。

“你能有此志,老夫感到很欣慰。”肖山长感叹了一声,谁能想到以前最令人头疼的问题学生,现在竟如此发奋图强。“若你真能中举,也是我们书院的福气。”

沈仲卿有些郝然,“学生自当全力以赴,不辜负了书院的教导。”

“你也勿要在家闭门造车,多多参加一些文人间的聚会对你有益。”毕竟是自己带出来的,肖山长欣赏他,也不介意多指点他一点,“想要走科举这条路,人脉在一些事情上也是至关重要。多闻听国政民生、多思辨、多善举,能增长你的见识,提高你在学子之间的名声,真正懂得把握机会的文人,莫不如是。”

沈仲卿认真把他说的每个字都记在了心里,诚恳一拜道:“仲卿多谢山长指点。”

回府后,沈仲卿就把自己想去府城《崇德书院》念书的想法说了,程金凤的第一反应就是“那岂不是要离家?”

“我儿长到这么大,还从未离开阿母到那么远的地方去生活过,这叫阿母如何放心啊?”程金凤那么要强的一个人,听到这个消息眼泪竟也说来就来。

沈仲卿震惊之余,也有些手足无措。

“阿母何必如此呢,儿子不过是去念书而已,而且还是去府城,又不是去什么穷乡僻壤的地方吃苦受罪。”沈仲卿苦笑道。

“可……你不在阿母身边,阿母见不到你,会想你、念你、牵挂你。”程金凤抓住沈仲卿的手,殷殷地道:“儿啊,要不你把阿母一同带上吧。”

“……”沈仲卿神色僵硬,旁边的人却是暗自掩嘴偷笑。

“夫人,夫人?你就别添乱了,咱儿子是去念书的,又不是去玩的,带上你算怎么回事啊?”沈国富把程金凤扒拉了回来。

程金凤高声道:“我就这么一个儿子,我当然舍不得了!况且我过去怎么不行了,我可以照顾湛湛啊!”

“湛湛有怀钰照顾,哪里需要你?若是你去了,那我肯定也跟着去,那咱二房举家搬到府城去,气死老两口好了。”

程金凤被沈国富堵得说不出话,她其实心里也清楚,跟去是不可能的,只是她割舍不下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