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控计算机前,手指在键盘上飞快敲击。
屏幕上瞬间调出了“闪电-M”卫星失控前最后几秒的完整遥测数据瀑布流,以及明昭进行“太阳风手术”的精确轨道干预模型和所有指令记录。
“瓦列里同志,”明昭的目光如同实质般投向脸色苍白的苏联专家,“您是‘闪电-M’的设计参与者之一。请您以科学家的身份,当着所有人的面,回答几个问题。”
第151章 是蓄意栽赃!
她的声音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
“第一,卫星失控前0.5秒,核心控制芯片温度监控点(编号CZ-7)的读数,从正常37摄氏度瞬间飙升到理论熔点1850摄氏度以上,并在0.1秒内归零。这是否符合任何已知的电子元件故障模式?”
“第二,我方地面引导信号注入的时间点T0,与太阳风粒子流峰值冲击时间T1,精确间隔0.03秒。这是否能构成所谓的‘引导冲击’?还是说,太阳风才是导致卫星姿态偏转的唯一主因?”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
明昭的手指在屏幕上一点,调出一个极其复杂的能量频谱对比图,一边是卫星失控时捕捉到的全频段泄露信号特征。
另一边……赫然是“银河”项目组用于通信实验的、公开的、标准的短波授时信号发射源的历史频谱特征!
两者在核心频段和调制方式上,相似度超过99.7%!
“请问大使先生,”明昭的目光如同冰冷的剑锋,直刺瓦西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