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昭沉默。她的沉默像一堵无形的墙。

审查陷入僵局。

明昭的背景污点(养女身份)是铁一般的事实,无法洗脱。但她展现出的科研能力又是实打实的,01号通讯器的改进思路清晰有效,独立负责项目后展现出的手段更是匪夷所思。

张明远在审查室外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头发都愁白了几根。他对着王振山部长和一众审查干部,又是拍桌子又是赌咒发誓:

“污点?污点个屁!黄李两个是间谍,就能证明明昭也是?她亲手把他们送进去的!这叫大义灭亲!

她要是间谍,她会把自己养父母送进国安局?会拿出那么超前的通讯器方案?会想着搞飞艇?

你们看看!看看她来所里这些天做了什么?她用一堆垃圾!垃圾啊!把报废示波器点亮了!

把不可能找到的零件从废品堆里抠出来了!你们现在把她关起来审查?好好的科研苗子不让搞科研,让敌人看笑话吗?!

你们这是在帮敌人的忙!”

与此同时,几封措辞恳切、盖着鲜红公章的证明信,被紧急送到了军区首长案头。

红星机械厂党委的证明信:明昭同志在厂期间,工作勤恳,思想进步,无任何不良记录。

张明远代表研究所党委的信:力陈明昭能力、贡献及对项目的不可或缺性,以党性担保其立场。

柳文君和江锋的联名信:承认对明昭同志能力存在低估,但对其在研究所期间的表现和爱国立场无任何质疑,恳请组织给予信任,让其戴罪立功。

甚至还有一封来自国安局某处的、语焉不详但分量极重的内部函件,确认明昭在破获黄李间谍案中提供了“关键线索”,身份敏感但可控。

重重压力与切实的能力展现下,审查组最终艰难地做出了一个折中决定:

明昭同志背景存在重大疑点,需严密监控。

但鉴于其特殊科研才能及当前项目的极端重要性,允许其返回研究所,在绝对保密和严密监控下,继续主持通讯器研发项目。项目所有资料图纸严格封存管理,接触需审批。

同时,为明昭配备两名专职监管人员(一男一女,均为军人),24小时贴身监视其一切行动,包括工作、生活、对外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