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不易察觉的急切。
“能。”明昭的回答没有任何迟疑。
“多久?”柳文君忍不住追问,声音有点干涩。
“给我独立项目权限和所需零件清单,”明昭的目光再次看向张明远,直接忽略了陈松年,“三个月,出可测试原型机。”
“三个月?!”李卫国失声尖叫,“陈教授他们搞了快一年都没突破音质和距离问题!你三个月要搞出带什么编码的新机器?吹牛也要有个限度!”
陈松年的脸色有些不好看了,但他修养极好,很快调整过来,语气依旧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
“明昭同志,想法很……大胆。不过,技术研发不是纸上谈兵。数字脉冲、动态密钥,这些概念听起来很美,但实现起来,涉及到的数学算法、电路稳定性、元器件的精度要求,都是极高的门槛。所里目前的设备和技术储备,恐怕……”
“设备可以用。”
明昭打断他,指向窗外旧厂房一角,“那里有闲置的示波器和信号发生器,精度够用。零件清单上的东西,国内有替代品,我能改。”
她的语气平淡得像在陈述“今天天气不错”,却透着一股强大的、不容置疑的自信。
张明远看着明昭那双平静无波却又仿佛蕴含着星辰大海的眼睛,又看看脸色变幻的陈松年、柳文君等人,心中瞬间有了决断。
风险很大,但如果成了……他猛地一拍桌子!
“好!就按明昭同志说的办!通讯器研发项目,由明昭同志独立负责!所需资源,所里全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