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平继和陈平信一左一右站在?高高的梯子上捆绳子,丹姐儿站在?桥上指挥:“左边高一点,右边再高一点,左边再低一点……”

“能不能一次说完?”陈平信道。

“总要调整的嘛!”丹姐儿道。

“换人换人,玉凤,你去看。”陈平继道。

陈敬时远远看着一群孩子张罗着所谓的迎接仪式,问?陈琰:“这?是?你想出来?的?”

“都?是?孩子们自己弄的。”陈琰道:“当然?,我这?个引路人也尤为重要。”

且说着话,陈老爷带着几个族中长辈出来?,亲自迎接灾民,以示对县里工作的支持。

官差们将四百多名流民送来?陈家?巷时,喧天的锣鼓声骤起,不知从哪里跳出一对彩狮,踩着欢快的鼓点摇首摆尾跳跃。

孩子们分?列两旁敲锣打鼓,平安亲自指挥,鼓点简单但不杂乱,配合相当默契。

陈敬时呆住:“他们哪来?的钱请人舞狮子啊?”

陈琰道:“采购物资省下来?的钱。”

“那为什么?要亲自敲鼓?”

“因为钱不够了。”陈琰道。

“……”

陈敬时道:“早说啊,我捐他们一点。”

“你侄孙说了,小孩子不喜欢花钱图省事,喜欢亲力?亲为的成就感。”陈琰道。

“这?个鬼机灵。”

看着激情指挥锣鼓队陈平安小朋友,陈老爷满目骄傲地说:“我早就说过,我乖孙很有音律方面的天赋,你们就是?不信。”

陈琰忽然?想起什么?似的:“家?里那套编钟呢?”

“太占地方,被?我给卖了。”陈老爷道。

“卖了,钱呢?”

陈老爷笑道:“从溧阳给我孙儿订了一把?上好的焦尾琴,还在?路上。”

陈琰:“……”

四百多名灾民,以及押送他们的官差,看到这?种场面,全都?惊讶地说不出话。

背井离乡的悲凉被?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满脑子问?号。

明?明?是?来?逃难的,生生被?营造出一种走马上任之感。

第49章 第 49 章 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

待到锣鼓声停止, 陈琰清朗的声音在巷子?中响起。

“诸位,想必登岸之?前,县里的官吏已?经跟你们说得很?清楚了, 我这里不妨再?多说几句。你们来到陈家巷,就是陈家巷的一员,大老?爷希望你们付出劳力换取房租和口粮,不必忍饥挨饿, 而是像从前那样,外面?做工,家里生火做饭,扯布做衣裳,絮棉花纳鞋底,你们的孩子?, 也会像陈家所有的孩子?一样,三餐温饱,有瓦遮头。为此, 陈家巷一百多户人家, 腾出数十间房屋供各位居住。”

灾民们静默良久, 他们刚从洪峰巨浪中死里逃生, 被官兵呼和驱赶装船, 运送到此处, 陈琰所说的这些?场景离他们太遥远, 远的难以置信。

“但是, 既然来到陈家巷, 也有几点规矩望诸位务必遵守。”陈琰道:“第一,不准随地便溺,乱扔杂物;第二, 不准吃生食、生水、发霉以及虫鼠碰过的东西;第三,如有发热、腹泻、便血等病征,要及时上报……”

待灾民们一一应下,才又道:“各位都是连结互保的乡邻,现在由?甲长带领去祠堂,每户领取二斗米,四两肉,再?加朝廷赈济的米面?,足够撑一阵子?的,衣物被褥按人头发放,房屋随机分配,不可挑拣,不可私下调换,进屋先洗澡,换下的旧衣集中在桥头的空地焚烧,咱们是同船合命,望大家不要抵触。”

灾民们看着这个年?及弱冠的青年?,说起话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