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别拿我说笑了?,被?阁老们听?见,搞不好要寻趁我的。”

话音刚落,陈琰闻声出来,对平安道:“来了??”

一看就是早有预谋!

平安还没开口呢,便听?那官员对老爹说:“平安历事之后,选到我们兵部来,日后做个?掌兵的文官,建功立业、名垂青史。”

这时周阁老也从值房中?出来,正要进宫。他如今分管刑部,听?到有人在跟陈琰要人,便插了?一嘴:“平安早被?我们刑部预定了?的。”

虽然是明显的客套话,但平安越听?越绝望:什?么意思啊,不是只有六个?月吗?

陈琰却丝毫不觉得这是客套,反在心里暗生得意平安果?然乖巧懂事,各衙门抢着要。

同僚们见平安脸上的表情精彩,打趣得更加起劲,昔日文襄公十八岁入仕,平安大抵要打破他的年?龄记录了?。

陈琰自谦道:“文襄公乃科举正途出身?,平安不过是个?历事监生,怎能与之相提并论。”

周阁老却说:“守亭忒严厉了?些,平安十三岁中?举,已打败九成九的士子了?,中?进士不过是时间问题,小孩子要多鼓励啊。”

“笞怒废于?家,则竖子之过立见,小孩子是最不能纵容的。”陈琰装了?波大的,一扫劳心案牍的烦躁,心情很好地对平安说:“去见你二师祖吧。”

平安朝二人行了?个?礼,便去了?郭恒的值房,等小吏通禀之后,才跟着进了?屋。

文渊阁本是藏书、编书之用,二楼全是典籍,一楼的值房低矮狭小,陈设简陋,仅备有桌椅、文房用具及档案架,不知是朝廷经费有限,还是阁臣刻意表达“谦抑”的姿态,总之这里的办公条件比六部差远了?。

平安本是气汹汹来理论的,进门时却听?见二师祖在训斥一名户部官员,声色俱厉。

“这就是户部苦思三日的良策?开春时冀州春涝,户部拨粮十万石尚不足用,姚大人,同样是十几个?州县受灾,你觉得豫州人的肚子,比冀州人小一半?”

那官员赶紧解释,今年?的花项实在太?多了?,加固北防的军费、西南的改土归流、工部要修城墙、开春时还遇到了?数十年?不遇的春涝,受灾的州县减免了?秋税,不但是一大笔开销,还减少了?进项云云。

郭恒脸色铁青,声音低沉:“那就再回去算,有哪些是可?以酌情挪用的,从灾民嘴里抠粮食,亏你们想得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