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第 192 章 谁把这混蛋放进来的?……

平安来到国?子监的第一天?。

听到传闻的众监生:乡试第十六名陈平安申请坐监读书了……

平安来到国?子监的第二天?。

如闻噩耗的众监生:谁把这混蛋放进来的?!

国?子监上午研习经史, 对平安这种基础很扎实的学生来说,不过是增加一遍记忆罢了,可他为了给教授们留下?好印象, 经常提出?一些既有?深度又有?广度的问题,涉及三通四史、诸子百家、秦汉疏义、方方面面……让博学的教授们尽情展现自己的才华。

对于这些扩展的内容,平安一点就透,一学就会(众人怀疑他原本就会), 几天?时间过去?,教授们都“看明白了”,哪有?什么?生而知之的神童,平安小小年纪可以在乡试中脱颖而出?,完全是因为他勤学好问啊!

这可累惨了大伙,因为教授们以陈平安为标准要?求所有?监生, 把他们的学习范围生生扩大了数倍,还说什么?“早该如此”,从前只是怕讲得多了他们难以消化, 如今看来, 十四岁的平安都能完全融汇贯通, 二三十岁的监生有?什么?不能消化?

学, 往死里学, 不学哪来的金榜题名?

下?午是习字、公文?、律法和?算学, 除了习字都是平安所擅长的。

国?朝不重视算学, 但不代?表不用学, 乡试、会试实务策中经常涉及赋税、测量等实际问题的换算和?处理, 若是一窍不通,整场考试就无法作答,平安的算学是跟着刘厦他们卷出?来的, 随随便便提个问题,就够教授和?其他监生们研究一整天?,如此他就有?时间看真题了……

监生另有?每日有?练习百字的功课,须按照教授的要?求临帖,平安彻底贯彻二师祖对他的要?求,在课间将稿纸钉在墙上,悬腕写字。

众监生为了不让教授看见这一幕,每当平安在墙上写字,就派人轮流去?门口站岗放哨,教授来了就装作有?问题要?问,七嘴八舌将人堵在门口。

不出?几天?,整个国?子监的教职工们都燃起?来了,照这个节奏下?去?,后年的乡试上岸率一定再创新高!

到了晚间自修,监生要?完成教授布置的策论和?诗赋,并温习当日所学或准备朔望考,平安白日上课就算温习了,余出?来的时间还是刷真题。

听说这家伙为了每次月考评优拿到积分,把市面上能买到的程文?范墨全都买回来了,划去?近些年考过的题目,每日额外?做五篇破题,一篇完整的习文?,再将自己的观点与名家做对比,有?疑惑不解之处,还去?请教授帮他“指点迷津”。

整个诚意堂被平安卷得人心惶惶,茫然不解下?次乡试在两年后,会试在三年后,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这样拼命读书,这个混蛋到底在急个什么?啊?

自此之后,博士、教授们除“你们是我带过最差的一届监生”之外?,又多了一条新的话术“还不如个未成童的孩子!”

男子十五岁成童,在此之前都是童子,平安其实不太爱听这话,一把岁数了还被人叫孩子,只好把头发束起?来,让自己看上去?成熟一点的。

国?子监有?中举之后申请回来坐监的监生,多是家境不错,想找个地?方清净读书的,平安也属其中之一;也有?举监生,是朝廷从会试落地?的举子之中择取“年少质美”者年龄在二十五岁以下?的副榜举人。

这些人还是很愿意与平安结交的,有?人是真心想与他切磋学问,也有?人抱着功利性的目的。

他们跟博兼堂那些心直口快、喜欢搞事?的小伙伴不一样,可他的小伙伴们虽然都逃不过后年的乡试,但既不够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