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拨开迷雾寻找答案的同时,秋闱日悄然而至。
秋闱第一场在八月初八。
郑秀才不到寅时就起身?了,洗漱穿衣,对着昏黄的油灯重新检查考箱。
郑家原也算小康之家,祖传花匠,略有些薄产,自从?举三?代人之力供他读书,家里变得越来?越拮据,房屋多年没有翻修,一场夜雨使门窗再次渗水,他怕祖父母摔倒,拧干墩布,反复将?堂屋门口处拖了几遍。
郑父郑母也起床了,端着灯碟出来?帮他准备早饭,带足干粮。
院子里一片漆黑,胡同里也静的出奇。
郑秀才这人面皮薄,既然没有中举动?的把握,就不希望亲戚邻里乌泱泱地赶来?送考,回头落了榜怪难为情的。
因此特?意早起了半个时辰,打算偷偷溜走。
结果?出门一看,直接愣住了。
胡同口浩浩荡荡走来?一群提着红灯笼的孩子,身?后还跟着家里的书童小厮,这就罢了,走近才发现,他们高举着几道醒目的红色横幅,上书“金榜题名”、“旗开得胜”云云。
“郑先生,我们来?给您送考啦!”为首的平安兴奋不已,为了避免今日赖床起不来?,他昨晚特?意没睡,拉着娘亲打双陆,险些熬秃一个亲娘。
平安话音刚落,郑家唯一的骡车就被披挂上大红花,装扮的喜气洋洋。
郑先生:“……”
声音惊动?了街坊邻里,人们见此“盛况”,纷纷披衣出来?,吉祥话层出不穷,预祝他蟾宫折桂。
郑先生脸比灯笼还红,连朝众人作揖。
“出发!”
平安一声令下,众人将?郑先生扶上骡车,招摇过市,朝贡院进?发。
沿街正?在卸门板的店铺伙计们纷纷驻足,也有零星路人侧目议论:“谁家要娶媳妇吧?”
“没看到‘金榜题名’吗,送考的。”
“哟,这得是文?曲星下凡才敢如此招摇啊?”
“开水不响,响水不开。越是这种咋咋呼呼的人,越是没什么真本事。”
“此言有理。”
“……”
如果?可以选择,郑先生都想跳车逃走,可他被一左一右架着,两个孩子还很得意的朝路人招手。
“先生,我帮你问过了,这科一共三?千八百二十七个人,不算多,答卷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抬头和避讳,不要涂改太多,想好再下笔……”
平安将?从?师祖那?里听来?的注意事项在他耳边反反复复叮嘱了一路,郑先生只觉得耳边坐着个喋喋不休的老夫子。
将?郑先生送进?贡院,天才刚亮。
孩子们就算放假了,各自回家开启快乐的小长假,只有平安打着哈欠爬上家里的马车,去师祖家读书。
说是读书,有大半天都是睡过去的。
沈廷鹤为人宽和,倒也体谅他的送考之举,只交代他早点去睡,功课留待明日补齐。
可是平安白天睡多了,一时睡不着,沈廷鹤只好坐在他床边讲故事,用手里的蒲扇驱赶床帐里的蚊虫。
平安问他:“师祖,该怎么分辨一个人是好人还是坏人?”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沈廷鹤道。
“日久是多久?”平安问。
沈廷鹤沉吟片刻:“盖棺的时候吧。”
“……”
平安脑袋里浮现出一副盖棺发丧的画面,唢呐一响,孝子摔盆,棺材里躺着自己的亲爹和二师祖,亲朋好友齐聚一堂,一边吃席,一边讨论他们的生平……
赶紧甩甩脑袋,呸呸呸,等?到盖棺还有什么意义。
他要尽快查清二师祖不可告人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