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找到秦铮的影子。那一刻祁景川才意识,若是秦铮有心想躲着他,哪怕他再找上个一年半载,只怕也别想见到秦铮的人。
眼看使团就要出发回梁国了,祁景川无奈,便亲自又去了一趟京郊大营,给秦铮留了封信。
那信他托了秦父亲自转交,因为不敢断定秦父会不会打开那封信看,所以他信中并没有提那晚教坊司的事情,而是告诉秦铮,自己在京城去往梁国必经的第一个驿馆中,给他备了一个礼物,算是“投桃报李”,感激他这些日子在京城的陪伴。
那信若是秦父看了应该不会多想,多半只会当做少年人之间的小把戏。
可秦铮若是看到“投桃报李”那四个字,应该能想起那日两人在茶楼说的那个话题……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所谓投桃报李,在我们大渝,赠人玉佩还有求爱的意思……我这不是送了你两块吗?将来你若是有喜欢的姑娘,你还可以借花献佛,将另外一块送给人家。”
祁景川一直记得那晚秦铮对他说过的话,所以他将秦铮赠给他的两块玉佩,留了一块在那驿馆中。只要秦铮去了驿馆,便会有人将那块玉佩给他,届时秦铮多半便能明白祁景川的意思了。
祁景川心中不舍,在到了驿馆之后,甚至又在那里耽搁了两日,却始终没见到秦铮的影子。
他不知道秦铮躲着他,是因为懊恼他的“放肆”,还是后悔那晚没有拒绝自己……
最终,祁景川没等到人,又在驿馆给秦铮留了信,这才启程追上了回程的使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