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那钱上交国库,李尚书睁一只眼也就闭一只眼了,毕竟他又不真是什么拧巴犟驴。

可天杀的那钱进了陇西官场后就没流出来一个铜板儿!!

李尚书差点气炸了。

御史台虽没抢到第一,但弹劾虽迟但到,直接将陇西知府喷了个狗血淋头。

但大家都知道,一个陇西知府背不起这口大锅,那钱他一个人也吞不下。

现在单看建文帝想不想追究,百官们为谁说话了。

正在他们犹豫的当口,裴西岭直接出列,也跟着参了陇西知府不辨是非,污蔑朝廷命官。

钱百万是他平阳侯府手下管事,陇西府衙说前者赋税漏交虽然那仅限于钱百万自己私产,可若往大了论,说到裴西岭头上也没错。

一旦牵扯到污蔑朝廷命官,还是裴西岭这样位高权重的人,那不查也得查了。

百官观望着风向,也就明白自己该站哪头了。

除去二皇子党和一半保皇党外,其余都更风要求彻查陇西知府。

裴西岭回府后便同赵瑾说了结果。

赵瑾也不算意外:“朝堂之上,只怕最恨贪污的不是李尚书,不是六皇子,而是当今。”

江山百姓都是皇帝的,贪污受贿那都是贪的皇帝钱,谁能不生气?

更别说建文帝还是个有点良心的皇帝。

裴西岭也不由点头:“当今兢兢业业励精图治,岂能容忍此等尸位素餐之辈?”

一句话用了三个成语。

真是越来越有文化了。

赵瑾欣慰开口:“你说巧不巧,表哥回京途中去看了看允哥儿,竟发现自己外甥被这样欺负,这谁能忍?”

“今日晨间,当今的确收到了表哥千里加急送回的弹劾奏折,似乎还附带了不少陇西知府的恶行。”

赵瑾想了想:“陇西按察使……那位姚大人,是个人精,想来不日他也要送上大礼的。”

见裴西岭表情疑惑,她解释道:“我先前去陇西时他还是知府,但其行很有分寸,允哥儿也是说他为人谨慎细心,想来手中握着的东西不少,只等时机成熟。”

没有比现在更成熟的时机了。

第511章 圣旨到

“那是好事。”裴西岭点点头,又不由叹了口气,“陇西才清理了不到几年,竟又养出了一批蛀虫……”

“只怕不止陇西。”赵瑾直白开口,“有人的地方就有利益,站得高了,被权势利益迷了眼的也不在少数,只有陇西被揭露出来罢了。”

裴西岭沉默片刻,也不得不承认便是如此。

“人可向利看,但不能没有底线,若这朝堂之上、地方之间能多出更多有底线有良心的人……那才是真正的造福百姓、海晏河清吧。”

从来对建文帝盛赞有加的裴西岭也终于正视起了前者的问题。

能力有,手腕有,爱民如子也有。

但唯独后者不够多。

他更在乎的还是自己的江山和龙椅、抱负与志向,而非真正将百姓放在第一位。

只要维持他眼中的“四海升平”,或许有些事他也愿意装糊涂。

赵瑾没再说话。

因为裴西岭和承恩公世子的掺和,直接将此事推上了高点,不止朝堂争吵不休,连民间都闻听了风声,对此事议论纷纷。

得益于先前在化宁与柔嘉长公主的“为民请命,怒惩陈氏奸商”,赵瑾在民间的名声除深情外又多了个“正直无私”。

前不久因为赵瑜的慈母形象深入人心,更叫外头看赵家女时都自发加上了一层滤镜。

所以此事一经传出,民间便是一边倒的“平阳侯府绝不会漏交赋税”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