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在还有更多更好选择的前提下。
“不知是被玉华夸的多了,还是本宫调查的更细了些,如今看那卢恒也不算全无可取之处。”皇后转而道,“除去才华外,那周身沉静从容的气质和行事作风倒还不错……不为外物所动,这就很好。”
不为外物所动?
“姐姐是说外头那些风言风语?”
皇后点头:“不止如此,昨夜他被安远伯世子等人拦马车之事本宫也知道了,没有借玉华之力,也没有愤而反抗伤及自身,风轻云淡预知有此一难且从容解决,这身气度和处事作风,也算得不错了……毕竟他无权无势,能做到这一步便很好了。”
赵瑾眼神微妙地看她一眼。
话是这么说没错,不过她总觉得皇后有种想强行将卢恒看顺眼的意思在里头。
好像自己给自己洗脑一样。
迎着皇后寻求认同的眼神,她还是点头道:“外头闲话难听,若卢大人没有怨怼没有不满,能与公主琴瑟和鸣,至少人品是能过关的。”
她只能挑着好听话说说,也顺带提醒一句。
这世间可太多软饭硬吃还将外头骂声加诸于女子身上的男人了。
但愿卢恒不是这种人。
皇后明白她的意思,拍了拍她的手,微微点头。
她自也会盯着卢恒,无论心里怎么想,装也要给她装一辈子!
正如建文帝圣旨里那四个字侍君不怠。
但凡卢恒聪明上道点,就该知道怎么做。
第550章 运送马铃薯人选
赵瑾出宫后没多久,建文帝就带着百官从京郊回来了。
裴西岭和裴承允也回了府里。
“如何?”赵瑾问。
“自是极好。”裴西岭脸上笑意极浓,看向赵瑾的眼神更是柔和得不可思议,“马铃薯当真能亩产千斤,甚至六皇子叫人后头种植的那一批已经将近三千斤,且经过老农和太医们几番测验肯定,完全肯定了马铃薯之效用,当今极高兴,立时就命下头着手深入研究马铃薯,也准备推及民间。”
赵瑾笑盈盈道:“那便不止北疆将士得利,百姓也能多个饱腹之物,或许还能多个进项。”
“正是如此!”裴西岭握着她的手,语气郑重,“多亏你”
“多亏六殿下献上,方有今日利国利民之祥瑞。”赵瑾笑着打断他的话。
裴西岭立即改口:“你说的是,六殿下实在功不可没。”
赵瑾笑眯眯点头。
见他们说完,裴承允这才道:“六殿下庄子里成熟的马铃薯已过万斤,虽说可久放,但北疆到底离得远,想来运送马铃薯就在这两日了。”
“当今可有人选?”赵瑾问。
“二皇子有提及,但当今暂时并未定下人选。”
“二皇子可真积极。”裴羡道。
周念慈笑了笑:“六皇子出尽风头,他能不急么?献祥瑞没他的份儿,运送祥瑞总要分一杯羹,沾些功劳和福气。”
“他当然要抖起来,定南伯不就是最好的人选么?”赵瑾道,“六皇子势力不小,可门下得用的武将要么外放要么撑不起运送马铃薯与军饷之事,放眼朝中,可堪大用又有时间离京的头一个就是定南伯。”
年前封朝前,户部就已将北疆将士们的军饷清点完毕,这回运送马铃薯,自然可顺势运送军饷粮饷到北疆,因此人选就更要慎之又慎。
如裴西岭、封磊这种明面上没有站队的运送是更适合,但他们无一不是身居要任,无法轻易离京。
而定南伯在兵部挂职,但并非不可或缺,论能力论身份他都是不二人选。
若不考虑党派之争,他的确最适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