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从赵瑾口中得知他们今日所为后,裴西岭看向他们的眼神也意外又惊喜:“才三岁之龄,竟就明白了忠君爱国,当真无愧我裴氏之风!”

他还没教过呢!

“那是念慈教得好!”赵瑾接话道,“我们做父母的就会带着孩子玩,哪里想得起来教他们读书明理呢。”

“也不尽然,他们还小,自是玩得开心最重要”

“要多读书。”糕糕皱着眉头打断他的话,“难怪三哥哥不叫我学父亲,不爱读书怎么成?”

“三哥哥?”裴西岭眼眸微眯。

“他都同你们说什么了?”

“三哥哥叫糕糕与如意多读书,万不可偷懒耍滑,学了父亲和二哥哥,读书大有妙处所在呢。”

裴西岭轻笑一声:“他倒是通透得很啊。”他语气并不算愉悦。

赵瑾端起茶杯轻抿,掩住嘴角的笑意。

“三哥哥当然是最通透的人。”糕糕理所当然地开口,随后又托着下巴,叹了口气,“糕糕想三哥哥了。”

“如意也好想三哥哥呀,母亲我们什么时候去看看三哥哥吧!”

裴西岭犀利的眼神瞬间扫向赵瑾。

赵瑾神色还算淡定:“不必出门,今年过年,你们三哥哥大抵能回来,没多长时间了,安心等着吧。”

闻言,父子仨都高兴了。

午后不久,关于六皇子要进京郊大营的消息就传了出去。

六党乐二党气,吃瓜群众就看个乐呵,而反应最大的竟然是安阳郡王。

他抱着什么心思,咱也不知道,咱也不敢问。

反正六皇子是顺利去了京郊。

裴西岭也的确忙了起来。

而随着赵瑾与柔嘉长公主回了京城,本就受人关注的陈沐一案再次被提起。

上有所好,下必从焉。

建文帝明摆着要捧柔嘉长公主,京城众人闻弦知意,自也开始对其赞不绝口,连带着看似没出多少力的赵瑾都得了不少好名声。

而有画堂南畔和书肆等地方的大肆宣传,柔嘉长公主连带着整个皇室的名声在民间都拔高不少,不少赞颂明君的民谣甚至自发就传了起来。

在杜琦女儿被封县主的圣旨下来后,上柔嘉长公主府热灶赶的人就更多了。

赵瑾得知后也第一时间就上门去道了恭喜。

彼时柔嘉长公主正抱着孙女稀罕得不行呢。

赵瑾刚进门就连连笑言:“快叫我来沾沾喜气,这可是个有福气的小姑娘呢!”

柔嘉长公主也是眉开眼笑:“且给你沾沾,莫要眼馋坏了!”

她小心将孙女抱给赵瑾。

这孩子是个乖巧的,在谁怀里都不闹,一双黑曜石般的大眼睛还咕噜咕噜转着,不知在瞧什么。

“呀,一月不见,怎么又变漂亮了好多呀。”赵瑾逗着小姑娘。

“我们菡姐儿自是最漂亮的小姑娘。”杜琦眼见着终于能插上嘴了,忙就得意洋洋夸起了自己闺女。

“大哥骗人,如意才是最漂亮的小姑娘!”如意不满地看着他。

“谁说的?”杜琦挑起眉头,弯腰靠近她,认真打量了好几眼,啧啧摇头,“你……可不能够呢。”

“……啊?”

如意一愣,随后便委屈地扁起了嘴,眼里也带上了水光:“你胡说!”

“呦!还凶呢!”

裴羡轻瞪了杜琦一眼,温声哄起如意:“如意是最漂亮的小姨,菡姐儿是最漂亮的小外甥女,那可不一样呢。”

杜琦就是个爱挑事的性子,不过在自己老娘和媳妇儿的双重眼神压迫下,到底是遗憾地闭上了嘴。

赵瑾抱着菡姐儿坐下,笑盈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