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不知是他们没有学到精髓,还是经营方式有问题,总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所以至今只有锦绣坊依旧最火,稳稳当当坐在行业第一的位子上。

赵瑾准备这家书肆时就有过大略的规划,后来在装修过程中详细写了一份策划书。

该说不说,现代互联网是真方便,她想在古代做个简易的人工交流论坛都费死了不少脑细胞。

更费了不少财力。

前期投入里,除去装修和买书的费用,只有培养伙计最费心费力,只找这些人卫封就用了不少心思。

书肆与锦绣坊那些到底不同,伙计都要识字不说,还要一定的文化水平与知识储备量。

等书肆开起来后,只分门别类将那些人的观点论述一一辨别归类就足够费劲。

且她想要的也远远不止于此。

书肆往来大多为读书人,而历年科举不中但才学心性颇高的更不在少数,若能从中发现得用人才,这就是她的运气了。

她从来不小瞧读书人的笔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