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新知青刚来大队,闹了不少笑话。
分不清野草和麦苗,拿着农具伤了自己的脚,甚至有的还会迷路。
吴向东被新知青的各种琐事折磨得头疼,差点就要晕过去了。
他年纪大了,休息了两三天,好不容易才缓过来。
之后便开始着手指挥社员们建设豆制品厂。
以前豆腐坊做豆腐的小房子太小,做不了多少东西,也站不了几个人。
吴向东还得重新规划,盖个大一点的厂房,到时候就专门用来做黄豆酱。
苏染前世也见过不少厂房,给了吴向东不少有用的建议。
场地建设如火如荼的进行着,苏染这边也开始抓紧时间找工人。
这次开豆制品厂,至少得再要二十个人。
名额比前两次多多了,意味着有更多的社员们能赚到工分了。
为了照顾知青们的感受,吴向东还提议给知青们两个名额,是专门干体力活的。
不是文职工作,自然是不用考试的。
知青们差点强迫了头,于敏作为知青点的负责人,最后让大家投票。
最后选了两个男知青出来。
苏染看到名单上其中一个知青是吕自力,倒是没有过多惊讶。
毕竟吕自力力气的确大,再加上平时不在知青点住,跟知青们的矛盾也不多,为人和气,再加上浑身的力气,被选上倒是没有什么争议。
名单下面是被选上的另外一个知青,苏染看到以后,下巴都要惊掉了。
这人不是别人,正是她家堂弟宋洋。
为此,苏染还特意跟于敏打听了一下,问她宋洋是怎么选上的。
于敏只负责最后的票数统计,并不清楚宋洋是怎么被选上的。
因此她把投宋洋的人数告诉了苏染。
知青点现在有三十五个人,有二十九个都投了宋洋。
苏染是做梦都想不到,宋洋的在知青里的人气也这么高,竟然有一半多的人投了他。
她严重怀疑,这票数有水分。
当天晚上回到家,苏染让宋洋来家里吃饭,顺嘴提了一下这件事。
宋洋翘着二郎腿,别提多得意了。
“姐,你别管,反正只要知道你弟我有能耐就行了。”
“说实话,”苏染收走放在宋洋面前的饭碗,“不说就不让你吃饭。”
相处了几天,苏染发现宋洋这小子特别能吃。
乡下用的大海碗,他吃面条都要吃四碗。
就这每次还吵着肚子饿。
苏染也是看他正在长身体,没敢饿着,隔两天叫他来家里吃顿饱饭。
免得这小子饿昏头,跑到别人碗里抢饭吃。
一看苏染要剥夺自己吃饭的权利,苏洋也不嬉皮笑脸了,“姐,好姐姐,我说,我说还不行嘛。”
“算你识相,”苏染白了他一眼。
见苏染把碗筷重新放在桌上,苏洋明显送了一口气:“还能为啥,肯定是我人缘好呗,不然大家干嘛投票给我。”
“真的?”苏染狐疑地盯着宋洋。
“哎呀,姐,”宋洋站起身,端起大海碗,藏在自己怀里,生怕在被苏染给拿走,“我们还是亲戚呢,你咋就不相信我呢。”
“行,要是被我知道你在说谎,不但工作要丢,你以后也别想来我这里开小灶了。”
苏染放了狠话,宋洋的脸上却没有任何心虚的神色。
相反,他又把二郎腿给翘上了,整个人十分松弛。
“姐,我心里有数着呢,放心好了,我绝对不会给你丢脸的。”
苏染见他信誓旦旦的模样,放心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