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之外,尹秋枫也彻底给自己的杂货铺,换了一批货物。
从前的,大概都是一些便民用品,是现代杂货铺常见的商品,现在,大概是更高端了一些。
与此同时,最早一批,送到南方播种的土豆,也总算是收获了。
亩产最高的,达到了六千多斤,最低的,也有两千多斤,平均算下来,基本上是维持在亩产三千五百斤左右。
第125章 回京(可跳) 民间修建长生祠……
亩产几千斤的粮食, 对从前的百姓来说,那就是天方夜谭。
可是年初的时候,一次性几万斤的种子播种下去, 收获的时候,太多的百姓亲眼见到了。
这一传开, 整个大禹都沸沸扬扬的。
没有百姓不知道这种神奇的粮食。
听说,每一个都有拳头大小,用水煮一下就能直接吃,要是不嫌麻烦的话, 还能用来做菜, 切片,切丝,或者用来炖肉, 都是十分不错的选择。
这一批土豆收获之后,又开始运往开春晚的北方。
虽然会有些晚了,会一定程度地影响收成, 但这是最快的,能快速把土豆推广到全国的方式了。
他们都听说了,这粮食的种子, 是从杂货铺传出来的, 而且是靖澜侯府的世子去跟尹老板带回来的。
自此, 靖澜侯府, 这个老牌的世家贵族, 第一次走入了普通老百姓的视线。
这种贵族,这种高高在上的世家,居然会想到与百姓息息相关的粮食。
明明这些贵族世家,是不缺吃的, 在普通老百姓眼中,这种贵族老爷,应该就是山珍海味,什么都不缺的。
更是不会饿肚子了,居然还能想到他们老百姓能填饱肚子的东西。
还有靖澜侯府的世子,陈凌霄,也被百姓们认识到了。
也有人听说了,这粮食的育苗,播种,都是这位侯府的世子,亲自去田间跟农民们一起侍弄庄稼。
同时,也有人听说了,他们尊贵的长公主殿下,也从杂货铺里换出来两种高产量的粮食。
又有内部人员说,这两种粮食的产量也不低,也能达到亩产几千斤,而且还是甜口的。
甜味,才是最先征服人类的味道。
听说,这两种高产量的粮食已经在盛京的皇家农庄试种了,要得出种植经验,才会像靖澜侯府世子一样,带着这些粮食,传播到民间去。
也把种植方式,都传播教导给百姓。
他们也听说了,这粮食还挺耐放的,甚至还能做成别的食物。
百姓们都翘首以盼,只要有了这三种粮食,他们永远都不会担心饿肚子了。
与此同时,也有消息传出,他们还从尹秋枫的店里,换了能增产粮食的办法。
有农家肥的配方,能把他们原本的稻米增产一倍左右。
从前,贫苦一些的地区,土地也贫瘠,一亩地,产出二百多斤,这还要除去几十斤的粮种。
到他们手里,也就没多少了,还得交税。
每年都不够吃,只能把这些新米换成各种粮食掺杂的糙米,以及陈米,这才够一家人一年吃一个水饱,不至于饿死。
今年有了这农家肥,听说贫瘠的土地,也能长出三石左右的粮食了。
除了农家肥,还有什么鱼米共生系统,什么杀虫剂的配方,等等等。
这才入夏呢,南方开春早的,已经是一个丰收年了,他们都在盘算着,要种第二季的粮食了。
与此同时,还有那些耕作用的农用具,听说也从尹秋枫的杂货铺换出来不少改良的。
比如那曲辕犁,听说这犁,就算不用牛拉,用人力拉,都能一个人顶五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