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酷暑还未到来,此时爆发瘟疫,之后定会更加严重。

这种疫病在天热时,会传到更多人身上。

“陛下,现今之际,当立刻组织几队医官,由御医带领,前往边关才是。”

萧言舟低着眼,对此默然不答。

又有人出列道:“陛下,先有圣蚕死,后有瘟疫至,臣以为……此乃天罚将至,陛下当立刻肃清祸根,还山河太平。”

萧言舟抬抬眼,淡声:“依爱卿所言,那祸根是何人?”

朝上一静,众臣互相看了看,不敢言语。

令人窒息的寂静中,响过一声铮鸣。

萧言舟忽然抽出了一旁侍卫的佩剑,将它抵在座下地砖上,两手则交叠于剑柄处。

雪白剑刃上,映出下方无数大臣惊恐的面容。

“孤知道你们在想什么。”

“可惜了,孤不会如你们所愿。”

“此次边地瘟疫之事,孤会亲自前去调查。”

未等臣子说出不可,他就继续道:

“京中朝政,由……靖国公与左丞暂代,御史台辅佐监督。”

哪怕靖国公先一步得了风声,却也没想到萧言舟会将朝政大权交到自己手里。

他呆了呆,忙说道:“陛下三思!”

“国不可一日无君,何况瘟疫之事风险极大,陛下切不可以身赴险!”

他关切之意真切,但萧言舟只不耐地挥了挥手。

“孤是离京,又不是死了。”

“此事便这么定了。”

萧言舟看着座下欲言又止的崔左丞等人,将手中剑向下一摁,地砖发出皴裂的咔咔声。

“有异议的……”

裂缝顺着丹墀向下,蜿蜒到了大殿上。

萧言舟没说完话,但意思显然明了。

都是惜命的人,谁也不想上去挨一刀,早朝就此散去。

第一百四十章 启程

散朝后,萧言舟一径去了拾翠宫,将自己的决定告诉谢蘅芜。

对于暂代朝政之人,谢蘅芜倒没什么意见。

靖国公与崔左丞,都是有资历有威望的老臣,两人的分量差不多,不至于出现权力会偏向何人手中的情况。

再者靖国公是站在萧言舟这边,也不会被崔左丞牵着鼻子走,加之有御史台监督,确是没什么问题。

有问题的,只有他的决定。

“陛下真的想好了,要去边地?”

谢蘅芜也几多不赞同,瘟疫缘由不明,边关还形势复杂,实在太危险。

“阿蘅不觉得这病,可能不是头一回遇着吗?”

谢蘅芜微顿,了然:“陛下是说那几个集贤殿官员……”

他们也曾出现过像瘟疫的症状,只是后来莫名恢复了,才没有再扩大。

“就边关的消息来看,此番瘟疫症疾,与当日那几人所患类似。”

“你觉得……会是巧合吗?”

谢蘅芜垂眼,几乎立刻想到了某种可能。

或许那几个官员,不过是被做了试探。

为的就是今日这一回。

至于为何在御医到前就病愈,多半是为了不被提前发现救治的法子。

“可当日医官们去世,那里的乡邻,都说不曾有外人。”

“他们或许没撒谎,但没有外人,自己人……也是可以被收买的。”

“那里的郎中两月前便搬离了。孤派人盯着,暂时保下了他的性命。”

“就他所说……方子与银两都是夜班时分莫名出现的,只让他将药方加入原有的汤药里,不得告诉旁人,否则诛杀全家。”

萧言舟思索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