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君王定下那一刻才安心,没有强撑顺从离开。
苏鸢与苏申赋几人简单聊了几句也很快散开,打算后续族会在说族里发展的事。
时光如白驹过隙,又是一年秋日。
沙洲兵兵敲打的铁锤声从喧嚣变得缓和,而危名在外的沙洲,如今也是人来人往。
因为秋收,苏氏的河西牧场聚集了不少人,有的是本该追逐草地迁徙的游牧部落,有的是关内奔波的劳苦百姓。
他们争先恐后,聚集在河西牧场外围。
河西牧场,已经成为关外一个标志性地点。
它仅次于沙洲,胜过临堤县。
因为这里,养活了太多人。
“管事,我,我,我!”
“苏管事,看我,我是老王头呀,去年也来帮过忙的。”
坐在帐篷里的苏明岳听到声音抬眸,点了点头示意:“按规矩排队,若真是老人,核对信息后可以直接上工。”
自称老王头的人喜得咧嘴,扭头得意看向自己带来的邻居和亲人:“我就说,苏氏牧场最大气了,我们肯定能上工。”
赤带桥竣工后,往来的商人也多了不少,而这些百姓得了关内宣扬前来报名的,还能免除过桥费,哪怕他们没有入选,也有专人领着过桥护着往返牧场。
出关意味风险,但高风险高回报,被朝廷各种赋税弄的饭都吃不起的百姓,纷纷结伴渡河。
中垒军都收了苏氏好处,简单筛选后,也放了出去。
在这一年,邽兰城史官登记此等景象,后世称为‘一带一路’。
“鸢主,关内有人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