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嬷嬷守在厅外,见他面色煞白,蹙了蹙眉,迎过去。
“老夫人正在议事,到底出什么事了?你怎么谎成这样?”
“外头……外头,”管家吞着口水:“杜、杜逸之来了!”
“他来有什么?把你吓成这样?”
身为杜老夫人身边的心腹,王嬷嬷虽不知她今晚要做什么,但瞧外头火光滚滚,闻着寒风中传来的焦糊味,也能猜到一二。
杜逸之,马上便要如丧家之犬!
这是临死前还想再吠两声?
“不、不是的…………”
“吵什么?”杜三爷推开门。
管家看到他,面色更难看:“三、三爷,杜逸之来了,您还是去外头看看吧!”
“哦?他还有时间来杜府?”杜老夫人声音传来,“那便去瞧瞧,他要说什么。”
棉已烧,大局已定。
杜逸之此来,不过是想讨个说法。
可他们需要给什么说法吗?
杜逸之有什么证据说烧棉之事同杜府有关?
要怪,就怪他为人孤傲,得罪了一个想要多买些棉的伙计,而那伙计又心胸狭隘了些,不忿之下,居然偷了主家铺子的火油,将那些棉全部付之一炬。
要怪,也只能怪他自己,不知变通。
杜老夫人发话,杜家所有人便随着她和严知府往外去。
杜逸之站在杜府外。
虽然没有亲自救火,但飞落的黑灰,和猎户们身上的血迹还是难以避免沾到他的脸上、身上。
因此,此时的他显得有些狼狈。
杜府门槛很高,杜老夫人带着众人缓缓走出,居高临下望着站在下头的杜逸之。
杜老夫人没说话。
杜逸之也没说话。
严知府故作错愕地望着如此狼狈的杜逸之:“杜老板怎么如此狼狈?”
杜逸之回望向他:“严知府居然还不知道吗?杜某的院子生了大火,火焰滔滔,还累及了周围的慈济院。”
“什么?”严知府担忧道:“可有伤亡?”
“慈济院三十幼童,五位婆子,均平安救出。”杜逸之声音很平静。
“那便好!”严知府松了口气。
杜逸之颔首:“是幸好,只可惜杜某的棉几乎烧尽,恐怕暂时不能为冀州府百姓提供低价棉了。”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杜老板人没事便好。”严知府笑了笑。
双方相对。
杜逸之知道今晚的事同眼前这些人脱不开关系。
对面的人也知道他清楚。
彼此相知,却还要彼此演戏。
杜三爷觉得大可不必如此,杜逸之算什么东西,也值得他们冒寒风陪他演戏?
他冷哼一声直接问道:“行了杜逸之,你的棉烧没了跑我们杜府门口来做什么?你总不会是觉得我们杜府烧了你的棉吧?!”
“你要是有证据拿出证据,你要是没证据,”他大笑两声:“不如赶紧想想该怎么跟你的公主主子回禀此事。”
“杜三!”杜老夫人喊了一声,眼中却没有不悦。
杜逸之实在太过狂妄,如今,她也想看看他面对此种境况,还能有何挣扎?
总不会,这时候想着服软同杜氏求援告饶吧。
呵,晚了!
她心中这般想着。
却见,杜逸之根本没有看她一眼,而是目光怜悯地望着杜三爷,而后,一招手道,“阿简。”
“咕噜咕噜”
板车轧在杜府门口被清理出的青石上。
杜府众人莫名其妙。
便看到那板车上,被白布盖着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