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玲叹了口气,“算了,你继续背文言文,当妈妈没说。”
下午三点钟,祝玲开始提默佳夕的文言文。
‘佳木秀而繁阴’上一句。”祝玲问。
祝佳夕吭哧吭哧在本子上写,门铃突然响了。
“等等,我看看是谁。”
祝佳夕说好。
等祝玲一起身,她有点想去偷瞄一下书,又忍住了,是“野芳发而幽香”吧!
“哎哎哎,这谁来了?闺女,看看是哪个阿姨啊。真的,太久没见面了!”
祝佳夕一边默写,一边抬起头,她看到了很久没见面的朱阿姨。
“朱阿姨好。”她客气地打招呼。
“闺女好,都快 15 岁了吧!有年头没见了,真是更漂亮啦。”
祝玲笑着把朱敏拉着坐到了客厅的沙发上,让女儿先自己再看看书。
“快坐,我去洗点水果给你吃。”祝玲热情地说。
“不用忙活,我就是顺路走到这里,给你打电话没人接,又问了王平,知道你在家,才上来看看你。”
自从 2009 年,祝玲因为各种原因申请调动调到了小学以后,两人已经有快两年没见过面。
朱敏问:“闺女去年地理和生物考得怎么样?”
祝玲把冰箱里切好的凤梨端出来,开玩笑地说:“你这人怎么回事?一上来专门挑人弱项问呢。”
朱敏吃惊地说:“那我真是没想到啊,你记不记得你以前老挂在嘴边的,闺女考语文,回答问题写什么‘植物的向光性’,哈哈哈,我们当时不都说,这孩子以后生物一定强项嘛。”
祝玲也跟着笑:“哈哈你记性真好,不提我都快给忘了。”
祝玲又望向坐在不远处复习的女儿:“你朱阿姨说的事情,你还记不记得?”
祝佳夕看向朱阿姨,不好意思地笑笑。
“不太记得了。”
-
久未见面的两个人,除了聊聊共同认识的老师,最后还是聊起了自己的孩子。
“我们家小敦去年考得差死了,我又让他留了一年,和你们家佳夕现在变成了同届呢。”
祝玲安慰她:“小孩子人品最重要,能学得开心最好,成绩都是次要的。”
朱敏不知道祝玲这两年是想开了,还是在说漂亮话。
“哎,话是那么说,但是我们江苏省竞争太大了,学生累,家长也累,你考不到一个好高中,就读不到好大学,往后工作都不好找,你们家佳夕高中打算报哪家?”
祝玲看向还在埋头复习的女儿,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你刚刚也说了,我们这边,学生压力太大,而且你也知道,我家这个,语文一直上不来,政史地生也都一般,就算运气好考上了我们这里的重点高中,跟不上的话肯定更困难。”
朱敏听她这个话,没懂她的意思:“是啊,但你也不能害怕孩子压力大就报个差学校啊。”
“那怎么可能?”祝玲笑,“我就是想说,既然孩子在这里学得那么累,不如把她送到别的地方。”
朱敏问:“哪里?南京吗?”
祝玲拍了她一下,“你怎么想的?这南京也不还是我们江苏的吗?能轻松到哪里去?”
朱敏这时候哪还能想到其他地方,她想不出有谁会放着江苏这样的教育大省不待,在高中把孩子转到别的地方读书的。
祝玲沉吟了一阵,才说:“如果能找到关系的话,我想把佳夕送到北京借读。”
041. 再见了,我的……
“送去北京借读?你可千万别!有听说其他地方的人来我们江苏借读,就没听说这儿的学生出去的!先不说你要交多少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