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的平时就在家负责孙子孙女的一日三餐,然后下楼跟一些老太太聊聊天,小的每天闷头学习,所以对于在这种高级酒店招待客人的事是两眼一抹黑。
周妮儿奶奶上前拉着季云的手感激道,“她大奶奶你们终于来了,妮儿今天的婚礼还要多麻烦你们。”
周妮儿的奶奶对周厂长一家感激得五体投地,如果没有周家人的照顾,没有温宁的帮助、支持和拉拔,妮儿也不会有现在的这番成就。
周妮儿奶奶也非常庆幸当初自已脸皮够厚,如果不是在得知温宁生妞妞需要找人照顾时厚着脸皮上门求了这个事儿就没有他们家现在的好日子。
季云也拉着她的手,“咱们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妮儿既然叫我一声大奶奶我,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做的。”
这是他们之前说好的,因为赵朗的关系,来参加婚礼的合作伙伴必不可少,周妮儿奶奶和弟弟,赵朗的奶奶撑不了场面,所以结婚这日需要季云和周厂长他们帮忙接待客人。
季云和周厂长自然没有二话,很快便答应了下来。
周妮儿奶奶见温宁还推着一辆儿童推车,连忙让温宁先带着孩子进去。
“她婶子快点进来,外面风大,别吹着孩子。”
温宁笑笑,“婶子,恭喜恭喜。”
周妮儿奶奶笑得牙不见眼,“同喜同喜。”
要说周家人里她最感激谁非温宁莫属,不过温宁是大学生而且还是一家公司一家工厂和一个服装店的老板,所以在温宁面前总是嘴拙,不知道该怎么说话。
另一边,赵朗的奶奶看到周立勋和温宁她们也非常激动,拉着周立勋的手一个劲儿地喊领导,说着感谢国家、感谢党、感谢领导地话。
赵朗父母早逝,她一个寡妇带着个孙子日子不知道多艰苦,晚上睡觉都得在枕头底下放把剪刀才安心。
好不容易赵朗健康成长还成了一名光荣的军人,她的日子也有了盼头,可惜后来赵朗因为在战场上受伤,脚使不上劲儿所以退伍了。
祸不单行的,赵朗退伍之后她生了重病,花光了孙子的退伍津贴不说还倒欠了一屁股外债,是周立勋得知事情后每个月都给赵朗寄钱。
她永远忘不了,几年前的一天,赵朗跟她说要出去一段时间,他的连长要拉他一把,赵朗奶奶喜极而泣,依依不舍地送孙子出了村子。
等孙子回来之后不仅把欠的外债都还清了,最后还赚了不少钱,后来孙子这个领导的官越做越大,领导的妻子在沪市做生意还拉拔了孙子。
她永远忘不了那天孙子含泪对她说,“奶奶,我有钱了,我能让你过上好日子。”
孙子能有现在的身价,能让她住上窗明几亮的大房子全是领导和他妻子的功劳。
温宁和周立勋有些招架不住老人家的热情,最后还是周妮儿的奶奶过来把人拉走了。
值得一提的是赵朗在周妮儿家对面也买了一个房子,周妮儿把奶奶和弟弟接来沪市之后,赵朗也不顾奶奶反对把她接到了沪市。
赵朗早就想借奶奶来沪市了,不过他奶奶怕自已这个大字不识一个的农村老婆子会耽误孙子的工作,再加上自已一个乡下老婆子沪市的话一个字都听不懂,来了这里就跟聋子似的,所以一直拒绝。
去年,赵朗用自已结婚当借口,“妮儿的奶奶和弟弟也来了,到时候你们两个老太太肯定有话聊。
明年我跟妮儿结婚之后肯定生孩子,孩子交给别人我们都不放心,不还得您和妮儿奶奶多费心啊。妮儿说了,如果您不去沪市我们就不要孩子了,省得给别人带不放心。”
赵朗奶奶为了重孙这才来了沪市,也许是因为双方经历太过相似,赵朗的奶奶和周妮儿的奶奶很有共同话题,两人处得跟亲姐妹